武当山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名山
泰山 衡山 华山 恒山 嵩山

千山 武夷山 武当山 青城山
茅山 崆峒山 终南山 阁皂山
齐云山 崂山 龙虎山 庐山
罗浮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玄岳,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它西接秦岭山脉,南临大神农架,绵亘八百馀里,包络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山中宫观宏伟,香火旺盛,为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武当山道教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晋代有谢允、尹轨,南朝有刘虬,唐代有姚简,相继入山修道。至唐代,山上建有五龙祠、太乙观、延昌观等庙宇。宋元两代皇室皆崇信北方真武神,故以真武信仰为主的武当道教在此两朝间逐渐兴盛。五代宋初著名道士陈抟即曾隐居武当山九室岩,辟谷炼气二十馀年。明初,又有著名道士张三丰隐居此山。当时,武当山宫观悉毁于兵火,张三丰对人说:“此山异日必大兴。”果然,到了燕王朱棣以北方藩王起兵,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后,声称其“靖难”之役曾得真武神相助,于是在真武道场武当山大规模地兴建宫观。成祖遣隆平侯张信等率二十多万军夫工匠,以十二年功夫,在武当山上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此外还修建了三十九座桥、十二座亭子以及从山麓到金顶的70馀公里的登山神道。当时的武当山拥有全国最宏伟的宫观建筑,最庞大的教团组织,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如今五百多年过去了,武当山建筑毁坏不少,只剩紫霄、太和、金殿、南岩、遇真、玉虚等六宫,复真、元和二观以及磨针井、玄岳门等建筑。

武当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宫观

紫霄宫

武当山现存宫观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它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殿宇共分四进,依次为龙虎殿、十方堂、紫霄殿和父母殿。龙虎殿内供奉青龙、白虎泥塑神将。十方堂内供奉灵官像。紫霄殿为紫霄宫的正殿,殿内神龛中供奉明代御制铜铸鎏金真武神像,为真武老、中、青年龄和文、武装束的塑像。殿的左右两厢还供奉著28尊不同规格的真武神像。殿中有一对“铁树开花”灯,上饰龙凤、孔雀、花叶,为国内仅有,已被定为国宝。父母殿内供奉著真武大帝的父母,即净乐国王明真大帝和善胜皇后。

太和宫

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当时共建殿堂78间,至嘉靖年间又扩大到520间。如今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等。正殿即太和殿,殿内供奉真武大帝铜像。

金殿

位于天柱峰绝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该殿及殿内神像、香案、供器,是在北京铸造好后运到武当山的,总重量约90吨。金殿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为铜铸鎏金仿木结构。殿内正中宝座上供奉著真武大帝铜铸鎏金像,高1.8米,重10吨左右。神案下有龟蛇二将,蛇绕龟腹,翘首相望。

参考资料

  1.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第206至212页。
  2. 王光德:《武当山与道教》,载《中国道教》1988年第2期,第11至12页。
  3. 王光德、杨立志:《武当道教史略》,华文出版社1993年出版。
  4. 顾军、朱耀庭:《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5至52页。
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道教圣地
复合遗产 泰山(1987年) 武夷山(1999年)
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 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 青城山与都江堰(2000年)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中岳庙.2010年)
自然遗产 三清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 中国丹霞(包括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