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洞天福地
十洲三島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名山
泰山 衡山 華山 恆山 嵩山

千山 武夷山 武當山 青城山
茅山 崆峒山 終南山 閤皂山
齊雲山 嶗山 龍虎山 廬山
羅浮山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南20公里處的貴溪縣境內,是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最初修道煉丹的地方,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山之得名,一說兩峰對峙,狀若龍虎;一說張道陵在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景色秀麗,風光奇特,素有「形似武夷,神似桂林」之稱,為道教洞天福地中的第三十二福地。

據道書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以後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龍虎山較早的道教廟宇是唐會昌(841-846年)中所建的真仙觀。至宋代,張道陵後嗣漸受朝廷重視,龍虎山道教隨之興盛。宋代龍虎山擁有大批道教宮觀,著名的有上清宮、正一觀等。至元代,張道陵後嗣被封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龍虎山、茅山閤皂山)符籙。

明代前中期,龍虎山道教續有發展。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除熟諳家傳符籙教法外,亦精通內丹術,且較熟悉儒家經籍,為當時的著名高道。明中葉以後,特別是清代,朝廷對張道陵後嗣的待遇多加貶抑,龍虎山道教漸趨衰落。

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期,曾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於此可見一斑。然自漢至今,桑海靡常,多數宮觀早已廢圮,山野茫茫,無可辯認。保存至今者只有天師府。

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又稱「大真人府」,坐落在上清鎮的中部,是歷代天師起居和祀神的地方。初建於宋代,現在的建築大部分為清代所重修。它坐北朝南,以府門、二門、私第為中軸線,修建了玉皇殿、天師殿、玄壇殿、法籙局和提舉署萬法宗壇等,從而把宮觀與王府建築合為一體。

天師府具有特色的景點主要有:

  • 府門,係1990年重建,有三個大門,中門正上方懸「嗣漢天師府」直匾一塊,金光奪目。前正中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
  • 元代鑄造的9千斤重銅鐘和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手書的大石碑。
  • 「靈泉井」,據傳係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奉天師法旨所鑿。
  • 玉皇殿。此處原是天師的演法大堂,初建於明嘉靖五年,1992年大堂破損拆除,改建為今天的玉皇殿。

私第,是歷代天師的住宅。天師私第分前、中、後三廳。前廳是天師府的議事之所。它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1985年改為天師殿。天師殿正中大柱擎起的穿枋上有三塊金匾,中為「道契崆峒」,係民國三年(1914年)袁世凱贈給第62代天師張元旭的。中廳原為內客廳,係接待貴賓之處,譽為「壺仙堂」。後廳又叫「上房」,是天師食宿生活之處。中堂上掛有乾隆皇帝賜給第56代天師張遇隆的匾額「教演宗傳」。

  • 萬法宗壇,它是張天師作為道教教主掌管天下道教事務的象徵。

整個天師府規模宏大,古樸典雅,不愧有「西江無雙地,南國第一家」之稱。

參考資料

  1.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冊,第188至193頁。
  2. 顧軍、朱耀庭:《長生久視的勝境:古代仙山道觀》(瀋陽: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65至68頁。
  3. 聶亮祥:《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載《中國道教》1999年第5期,第39至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