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學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教文學
道教詩詞
道詩 道詞
道教散文
道教小說
道教戲曲
其他
楹聯 掌故 童謠

道教文學是以宣傳道教教義、反映道教生活為內容的各種文學作品之總稱。從總體看,道教文學可分為道教散文道教小說、道教詩詞、道教戲曲四大類。

散文

道教創立之初,教派領袖一方面號召信徒們學習先秦道家典籍,另一方面又親自動手創作散文作品,以建立教義,弘揚道法。為了使信徒們便於理解,早期道教議論散文大多採取語錄體形式。如《太平清領書》基本上屬於語錄體散文。與議論散文形成鮮明對照,道教敘事散文以記敘為本,其字裡行間寄托著「效法自然」的思想情趣。

小說

道教小說的孕育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的神仙傳說。魏晉以來,道教小說日益繁榮,作家們不僅創作道教志怪傳奇體作品,而且注意其通俗化工作。於是出現了為民眾講故事的「話本體」道教小說,此類作品往往將民間傳說系統化,對一些關鍵性的細節進行加工,以道教法術描寫警示世人。明清之際,還出現了一大批以道教生活為題材、以宣揚道教思想為宗旨的長篇章回體小說,如《封神演義》、《呂仙飛劍記》等。這些作品或者將道門、民間流傳的神仙故事加以系統化,進一步幻想化,或者借用歷史故事的框架以闡發道教信念。道教小說想象力豐富,具有鮮明的浪漫色彩。

詩詞

這也是道教文學的一大門類。中國文學史上,詩歌佔有很大分量和重要地位。在道教文學中,詩歌數量之多,也是引人注目的。道教詩歌將飽滿的情感、豐富的想象與道教神仙故事編織在夢境裡,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詞」這一文學奇葩,也為信道文人們所喜用。根據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刻印的《欽定詞譜》所羅列的詞牌進行分類統計,可知出於神仙故事或與道教活動有關的詞牌至少有四十二種,足見詞的誕生的確與道教結下不解之緣。從詞的內容看,亦不難發現,為數不少的作品潛藏著深刻的道教思想,融會著神仙故事、道人神跡。例如溫庭筠之《女冠子》以道姑為描寫對象,作者通過窈窕身段的刻劃,表現道姑之嬌態。

在道教詩歌天地中,還應該敘及的是「道情」。它屬於樂府歌詞之一種,多為遊方道士所演唱,其言辭較通俗,所以能在民間流行。歷史上有許多道士曾經利用「道情」形式來宣傳教義,表達自己的修道感受。如張三丰《道情歌》以通俗語言表達他崇尚道教的情感,具有感召力量。

戲曲

這在道教文學中也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道教戲曲的發端當在元代以前,但其鼎盛時期是元代。據鍾嗣成《錄鬼簿》所載,在元雜劇中,至少有四十種是道教戲曲。臧懋循所編《元曲選》和隋樹森所編《元曲選外編》,收入的道教戲曲有《陳摶高臥》、《岳陽樓》等十七種,亦約佔流傳總數的十分之一。從題材與思想看,道教戲曲的類型可分為:傳道度人、點化精怪、斷案明戒、隱居修真。

道教文學不僅源遠流長,而且意象奇特,在長期的流傳和發展過程豐富了中國文學之寶庫。許多作品在今天依然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值得學界認真發掘整理。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