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福地”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洞天福地}} | {{洞天福地}} | ||
− | 為了長生成仙,道教建構了神仙居住的地方,稱為仙境。仙境也是道教神仙長生教義的具體體現。這些神仙所居的勝境,有在天上的,如三清境;有在海中的,如[[十洲三島]];有在名山洞府的,如[[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為了修道成仙,地上神仙住在洞天福地。「洞」的意思是「通」,洞中修煉與神仙接通,與天界相通。「福」的意思是幸福吉祥,居此福地可度世不死。 | + | 為了長生成仙,道教建構了神仙居住的地方,稱為仙境。仙境也是道教神仙長生教義的具體體現。這些神仙所居的勝境,有在天上的,如三清境;有在海中的,如[[十洲三島]];有在名山洞府的,如[[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為了修道成仙,地上神仙住在洞天福地。「洞」的意思是「通」,洞中修煉與神仙接通,與天界相通。「福」的意思是幸福吉祥,居此福地可度世不死 。[[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序〉說:「乾坤既辟,清濁肇分,融為江河,結為山嶽,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聖上真主宰其事,則有靈宮閟府、玉宇金台。」又認為其地「道氣」充盈,道士若能在這些地方修行,其成仙則指日可待 。 |
== 參考資料 == | == 參考資料 == | ||
+ |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見《道藏》,第11冊。 | ||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819頁。 |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819頁。 |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頁136至137。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頁136至137。 | ||
第10行: | 第11行: | ||
[[Category:洞天福地]] | [[Category:洞天福地]] | ||
+ | [[en:Grotto Heavens & Blissful Realms]] |
2015年11月6日 (五) 10:21的最新版本
洞天福地 |
十洲三島 |
十大洞天 |
三十六小洞天 |
七十二福地 |
名山 |
泰山 衡山 華山 恆山 嵩山 |
為了長生成仙,道教建構了神仙居住的地方,稱為仙境。仙境也是道教神仙長生教義的具體體現。這些神仙所居的勝境,有在天上的,如三清境;有在海中的,如十洲三島;有在名山洞府的,如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為了修道成仙,地上神仙住在洞天福地。「洞」的意思是「通」,洞中修煉與神仙接通,與天界相通。「福」的意思是幸福吉祥,居此福地可度世不死。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序〉說:「乾坤既辟,清濁肇分,融為江河,結為山嶽,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聖上真主宰其事,則有靈宮閟府、玉宇金台。」又認為其地「道氣」充盈,道士若能在這些地方修行,其成仙則指日可待。
參考資料
-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見《道藏》,第11冊。
-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819頁。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頁136至137。
- 胡孚深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第1644頁。
- 黃海德、李剛編著:《簡明道教詞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 第2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