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
小 (→祖師殿)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洞天福地}} | {{洞天福地}} | ||
− | '''衡山山脈'''位於湖南省中部,綿延數百公里,自古號稱有「七十二峰」,而其中海拔1300.2公尺的主峰祝融峰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是五嶽中的南嶽,為[[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的治所。據《[[天地宮府圖]]》所載,[[三十六小洞天]]中的[[朱陵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中的[[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都位於衡山。歷史上曾在衡山修行的高道有[[張道陵]]、[[魏華存]]、[[陳興明]]、[[施存]]、[[尹道全]]、[[徐靈期]]、[[陳慧度]]、[[張曇要]]、[[張始珍]]、[[王靈輿]]、[[鄧郁之]]、[[司馬承禎]]等。現時,衡山主要的道觀有[[衡山#南嶽大廟|南嶽大廟]]、[[衡山#朱陵宮|朱陵宮]]、[[衡山#黃庭觀|黃庭觀]]、[[衡山#玄都觀|玄都觀]]、[[衡山#紫竹林|紫竹林]]、[[衡山#祖師殿|祖師殿]]等。2005年,湖南省道教協會在此承辦了中國道教學院坤道班。2011年10月23至26日,[[第二屆國際道教論壇]]在衡山舉行。 | + | '''衡山山脈'''位於湖南省中部,綿延數百公里,自古號稱有「七十二峰」,而其中海拔1300.2公尺的主峰祝融峰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是五嶽中的南嶽,為[[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的治所。據《[[天地宮府圖]]》所載,[[三十六小洞天]]中的[[朱陵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中的[[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都位於衡山。歷史上曾在衡山修行的高道有[[張道陵]]、[[魏華存]]、[[陳興明]]、[[施存]]、[[尹道全]]、[[徐靈期]]、[[陳慧度]]、[[張曇要]]、[[張始珍]]、[[王靈輿]]、[[鄧郁之]]、[[司馬承禎]]等。現時,衡山主要的道觀有[[衡山#南嶽大廟|南嶽大廟]]、[[衡山#朱陵宮|朱陵宮]]、[[衡山#黃庭觀|黃庭觀]]、[[衡山#玄都觀|玄都觀]]、[[衡山#紫竹林|紫竹林]]、[[衡山#祖師殿|祖師殿]]等。2005年,[[ 湖南省道教協會]] 在此承辦了中國道教學院坤道班。2011年10月23至26日,[[第二屆國際道教論壇]]在衡山舉行。 |
==主要道觀== | ==主要道觀== | ||
===南嶽大廟=== | ===南嶽大廟=== | ||
+ | {{temple | ||
+ | |name=南嶽大廟 | ||
+ | |image name=Nanyue_Damiao,_Mt._Heng.jpg | ||
+ | |width=300px | ||
+ | |deity= | ||
+ | |sect= | ||
+ | |built=唐代 | ||
+ | |address=湖南衡陽南嶽區 | ||
+ | |}} | ||
+ | {{main|南嶽大廟}} | ||
南嶽大廟位於南嶽山麓,始建於唐代,是歷代朝廷祭祀南嶽大帝的場所,主祀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現存建築主要是清代光緒八年(1882年)重建,為宮殿建築,從前到後依次為欞星門、奎星閣、正川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書樓、聖帝殿、寢宮、北門。大廟東側有玉虛宮、萬壽宮、清和宮、仁壽宮、三元宮、壽寧宮、純陽宮、銓德觀等八個道觀,通稱「東八觀」,西側有化城寺、雲峰寺、關聖殿、老南台寺、雙峰寺、觀音殿、天堂寺、金龍寺等八個佛寺,通稱「西八寺」,廟內道佛並存,極具特色。現時[[湖南省道教協會]]、[[南嶽道教協會]]、南嶽道教文化博物館均設在「東八觀」。 | 南嶽大廟位於南嶽山麓,始建於唐代,是歷代朝廷祭祀南嶽大帝的場所,主祀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現存建築主要是清代光緒八年(1882年)重建,為宮殿建築,從前到後依次為欞星門、奎星閣、正川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書樓、聖帝殿、寢宮、北門。大廟東側有玉虛宮、萬壽宮、清和宮、仁壽宮、三元宮、壽寧宮、純陽宮、銓德觀等八個道觀,通稱「東八觀」,西側有化城寺、雲峰寺、關聖殿、老南台寺、雙峰寺、觀音殿、天堂寺、金龍寺等八個佛寺,通稱「西八寺」,廟內道佛並存,極具特色。現時[[湖南省道教協會]]、[[南嶽道教協會]]、南嶽道教文化博物館均設在「東八觀」。 | ||
+ | <br style="clear:both;"> | ||
+ | |||
===朱陵宮=== | ===朱陵宮=== | ||
− | 朱陵宮位於 | + | {{temple |
+ | |name=朱陵宮 | ||
+ | |image name=Zhuling Temple, Mt. Heng.jpg | ||
+ | |width=300px | ||
+ | |deity= | ||
+ | |sect= | ||
+ | |built=宋代 | ||
+ | |address=湖南衡陽衡山紫蓋峰水簾洞前 | ||
+ | |}} | ||
+ | 朱陵宮位於 衡山 紫蓋峰水簾洞前,主祀[[朱陵大帝]]。該宮始建於宋代,明清兩代屢有修葺,至清代末年毀於火災。2000至2003年,由南嶽道教協會籌集巨資重建。 | ||
+ | <br style="clear:both;"> | ||
===黃庭觀=== | ===黃庭觀=== | ||
− | 黃庭觀位於南嶽古鎮集賢峰 | + | {{temple |
+ | |name=黃庭觀 | ||
+ | |image name=Huangting Temple, Mt. Heng.jpg | ||
+ | |width=300px | ||
+ | |deity= | ||
+ | |sect= | ||
+ | |built=唐代 | ||
+ | |address=湖南衡陽衡山集賢峰下 | ||
+ | |}} | ||
+ | 黃庭觀位於南嶽古鎮集賢峰下,主祀南嶽夫人魏華存。該觀原為 東晉咸和年間(326年-334年) 魏華存修真之地。唐代初年始建「魏閣」 ,大曆三年顏真卿倡議增修並撰《晉紫虛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嶽夫人魏夫人仙壇碑銘》。五代楚王馬殷重修 。北宋景祐年間 (1034年-1038年) 賜名「紫虛元君之閣」,至政和五年(1115年)改賜名「黃庭觀」 ,沿用至今。現時建築主要由牌坊、山門、過殿、正殿、偏殿等組成。正殿殿壁嵌有《[[上清黃庭內景經]]》及碑記等石刻,殿前有「飛升石」仙跡 。 | ||
+ | <br style="clear:both;"> | ||
+ | |||
===玄都觀=== | ===玄都觀=== | ||
+ | {{temple | ||
+ | |name=玄都觀 | ||
+ | |image name=Xuandou Temple, Mt. Heng.jpg | ||
+ | |width=300px | ||
+ | |deity= | ||
+ | |sect= | ||
+ | |built=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 | ||
+ | |address=湖南衡陽衡山 | ||
+ | |}} | ||
玄都觀位於南嶽半山亭,主祀[[玉皇上帝]]。該觀是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全真]]道士譚教清以吸雲庵改建,至光緒六年擴建為[[十方叢林]],全稱十方玄都觀。 | 玄都觀位於南嶽半山亭,主祀[[玉皇上帝]]。該觀是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全真]]道士譚教清以吸雲庵改建,至光緒六年擴建為[[十方叢林]],全稱十方玄都觀。 | ||
+ | <br style="clear:both;"> | ||
===紫竹林=== | ===紫竹林=== | ||
+ | {{temple | ||
+ | |name=紫竹林 | ||
+ | |image name=Zizhulin, Mt. Heng.jpg | ||
+ | |width=300px | ||
+ | |deity= | ||
+ | |sect= | ||
+ | |built=不晚於南宋 | ||
+ | |address=湖南衡陽衡山 | ||
+ | |}} | ||
紫竹林位於玄都觀後,主祀[[慈航道人]]。該觀始建不晚於南宋。1936年,江西商人梅建南捐資重建。 | 紫竹林位於玄都觀後,主祀[[慈航道人]]。該觀始建不晚於南宋。1936年,江西商人梅建南捐資重建。 | ||
+ | <br style="clear:both;"> | ||
+ | |||
===祖師殿=== | ===祖師殿=== | ||
+ | {{temple | ||
+ | |name=祖師殿 | ||
+ | |image name=Zushi Temple, Mt. Heng.jpg | ||
+ | |width=300px | ||
+ | |deity= | ||
+ | |sect= | ||
+ | |built= | ||
+ | |address=湖南衡陽衡山南天門 | ||
+ | |}} | ||
祖師殿位於南嶽南天門,主祀[[玄天上帝]]。 | 祖師殿位於南嶽南天門,主祀[[玄天上帝]]。 | ||
+ | <br style="clear:both;"> | ||
+ | |||
== 參考資料 == | == 參考資料 == |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第149至153頁。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第149至153頁。 |
2011年10月29日 (六) 12:45的最新版本
洞天福地 |
十洲三島 |
十大洞天 |
三十六小洞天 |
七十二福地 |
名山 |
泰山 衡山 華山 恆山 嵩山 |
衡山山脈位於湖南省中部,綿延數百公里,自古號稱有「七十二峰」,而其中海拔1300.2公尺的主峰祝融峰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是五嶽中的南嶽,為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的治所。據《天地宮府圖》所載,三十六小洞天中的朱陵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中的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都位於衡山。歷史上曾在衡山修行的高道有張道陵、魏華存、陳興明、施存、尹道全、徐靈期、陳慧度、張曇要、張始珍、王靈輿、鄧郁之、司馬承禎等。現時,衡山主要的道觀有南嶽大廟、朱陵宮、黃庭觀、玄都觀、紫竹林、祖師殿等。2005年,湖南省道教協會在此承辦了中國道教學院坤道班。2011年10月23至26日,第二屆國際道教論壇在衡山舉行。
主要道觀
南嶽大廟
南嶽大廟
|
南嶽大廟位於南嶽山麓,始建於唐代,是歷代朝廷祭祀南嶽大帝的場所,主祀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現存建築主要是清代光緒八年(1882年)重建,為宮殿建築,從前到後依次為欞星門、奎星閣、正川門、御碑亭、嘉應門、御書樓、聖帝殿、寢宮、北門。大廟東側有玉虛宮、萬壽宮、清和宮、仁壽宮、三元宮、壽寧宮、純陽宮、銓德觀等八個道觀,通稱「東八觀」,西側有化城寺、雲峰寺、關聖殿、老南台寺、雙峰寺、觀音殿、天堂寺、金龍寺等八個佛寺,通稱「西八寺」,廟內道佛並存,極具特色。現時湖南省道教協會、南嶽道教協會、南嶽道教文化博物館均設在「東八觀」。
朱陵宮
朱陵宮
|
朱陵宮位於衡山紫蓋峰水簾洞前,主祀朱陵大帝。該宮始建於宋代,明清兩代屢有修葺,至清代末年毀於火災。2000至2003年,由南嶽道教協會籌集巨資重建。
黃庭觀
黃庭觀
|
黃庭觀位於南嶽古鎮集賢峰下,主祀南嶽夫人魏華存。該觀原為東晉咸和年間(326年-334年)魏華存修真之地。唐代初年始建「魏閣」,大曆三年顏真卿倡議增修並撰《晉紫虛元君領上真司命南嶽夫人魏夫人仙壇碑銘》。五代楚王馬殷重修。北宋景祐年間(1034年-1038年)賜名「紫虛元君之閣」,至政和五年(1115年)改賜名「黃庭觀」,沿用至今。現時建築主要由牌坊、山門、過殿、正殿、偏殿等組成。正殿殿壁嵌有《上清黃庭內景經》及碑記等石刻,殿前有「飛升石」仙跡。
玄都觀
玄都觀
|
玄都觀位於南嶽半山亭,主祀玉皇上帝。該觀是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全真道士譚教清以吸雲庵改建,至光緒六年擴建為十方叢林,全稱十方玄都觀。
紫竹林
紫竹林
|
紫竹林位於玄都觀後,主祀慈航道人。該觀始建不晚於南宋。1936年,江西商人梅建南捐資重建。
祖師殿
祖師殿
|
祖師殿位於南嶽南天門,主祀玄天上帝。
參考資料
-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第149至153頁。
- 黃至安、余月:《道教神府──衡山南嶽廟》,載《中國道教》1994年第2期,第44至47頁。
- 南嶽道教協會:《南嶽道教重新崛起》,載《中國道教》1998年第4期,第59至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