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大帝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教神仙
神仙學說
神仙的特點 成仙的基礎
修仙的途徑 神仙的等級
先天尊神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 三官大帝
四御 土皇
西王母 雷祖
星君
真武大帝 文昌帝君
五星七曜星君
四靈二十八宿
斗姆 六十甲子神
山川河海及雷部諸神
東嶽大帝 碧霞元君
雷部五元帥 雷公電母
龍王 雨師 風伯
土地神及地方保護神
城隍 門神
土地 灶神
財神和福祿壽星
財神
福祿壽星
冥司神靈
酆都大帝 十殿閻王
得道仙真
觀音 八仙 媽祖
關帝 呂祖 王靈官
臨水夫人 三茅真君
保生大帝 開漳聖王 三山國王

來歷

真武大帝,又稱玄武神,玄天上帝。《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曾言:「北極紫微大帝,統臨三界,掌握五雷。天蓬君、天猷君、翊聖君、玄武君,分司領治。」由此可知玄武在雷部是屬於北極紫微大帝麾下的「分司領治」之神。玄武又稱真武,本為中國傳統所稱「四象」之一的北方玄武,乃職掌北方天界之神,後來逐漸影響增大,號曰「玄天上帝蕩魔天尊」,又稱「佑聖真武治世福神」等。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載:「北方玄天,騰天倒地,驅雷奔雲,雷公侍從,玉女將軍。鬼神降伏,龍虎潛奔。威鎮五嶽,萬靈咸遵。鳴鐘擊鼓,遊行乾坤。收捕逆鬼,摧斬魔掌。除邪輔正,道氣常臻。」《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又載:「真武,真者正也,武者神也。本號玄武,避宋朝廟諱,改賜曰真武,況臨討果行不殺之嚴也。玉帝遣鎮北方,及至降討世六魔之日,敕慰髪跣足,賜建阜纛玄旗,躬披鎧甲,功成而攝,踏龜蛇回天,而天稱元帥,世號福神。」另據《董真君實錄》載:「(玄武)又于大宋仁宗朝嘉佑二年丁酉歲,上應大羅天真化三年也。……當亞帝真時,昊天玉尊親行典儀,冊封至玄武,加號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領九天採訪使職,及下蔭龜蛇號。」《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則載:「真武神將,敬奉天尊教勑。乃披髮跣足,踏螣蛇八卦神龜,部領三十萬神將,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虯獅子,毒龍猛獸,前後導從,齊到下方。」

另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所載,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凈樂國王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捨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昇天。玉皇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玄武一詞,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稱。屈原《楚辭》之〈遠游〉篇有句稱,「召玄武而奔屬」。玄武七宿之形如龜蛇,故注稱,「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北宋開寶年間,玄武神降於終南山。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封為翌盛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為翌聖保德真君,後為避聖祖趙玄朗之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欽宗等屢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監、局、司、廠、庫等衙門中,都建有真武廟,供奉真武大帝像。永樂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張信率軍夫二十餘萬人大建武當山宮觀群,使武當山真武大帝的香火達到了鼎盛。

北斗注死

玄武是北方七宿的總稱。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視斗星崇拜,稱「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從投胎之日起,就從南斗過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壽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長壽,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水位之精

佑聖咒》稱真武大帝是「太陰化生,水位之精。虛危上應,龜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懾萬靈」。因此,真武大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宮內多建真武廟就為祈免水火之災。

奉祀

農曆三月初三日,是真武大帝神誕之日。各地真武廟均有奉祀祝誕祭典。其中以武當山進香朝拜為最盛。

參考資料

  1. 《明史、禮志》
  2.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
  3.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