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宇宙演化论的形成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教信仰
大道
道的初义
老子对道的创造性运用
道的主要内涵
道的主要功能

德的主要含义
体道合德
得道可以成仙
道法自然
自然的内涵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宇宙论
宇宙论
开天辟地
道教宇宙演化论的形成
天地开辟的过程
三十六天
幽冥世界
太极与阴阳
太极与阴阳

无极与太极
无极
太极和太极图
阴阳五行(1)
阴阳五行(2)
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
太平的理念
清净无为
济世度人
人生理想
明道立德
道化教育
劝善行善
劝善行善
广积阴功
因果秘义
行善准则
修善方法

道教宇宙演化论与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

天地是不是从来就是如此,这是个饶有兴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困扰著人们的难题。几千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苦思冥想,提出过多少自以为最佳的构思,有的甚至形成极其精彩的理论模型。然而迄今为止还是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总的来说,现代人倾向于宇宙是有开端的,这一开端,是宇宙本身演化的一个阶段,从整个世界来说,它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道教的宇宙论,早在将近两千年前,就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这一结论或者说对于宇宙演化的构想,与西方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大异其趣。因为,道教认为宇宙演化有自身的规律,宇宙并非神创,而是在大道支配下自然演化的结果,最高的尊神元始天尊在演化的过程中,所起的,只是应其时,因其变,加以推动促进罢了。而基督教则认为,上帝在绝对的虚无之中创造了世界。

宇宙起源探索的开始

老子对于宇宙的来历已经作过思考。他早就认为,天地不是从来就有的。天地没有形成之前,先有道。道派生天地的过程,被概括成这样一个公式:道形成原始的统一体,统一体分化成两个对立的力量,这二者相互渗透,它们的相互渗透生成了万物。[1]老子说的两者,即“二”,常被理解成天与地。稍后,道家的理论家具体地思考了天地来源,形成了系统的学说。《道原》一书中,已经讨论了这一过程。它指出,在天地没有形成以前,只有无限的空间,其中一片黑暗,甚么也没有生成。只有精气充满,神气一往一复。这精、神之气,也就是道,是道的不同功能,不同名称。以后,由它形成了天地和万物。

宇宙起源问题的全面探讨

从魏晋时代开始,晋代的葛洪,是著名高道,又是重要的在当时被看做权威的天文学家,他曾对道教的宇宙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其《抱朴子.内篇》中讨论了“”,亦即道对天地形成的本源性作用。晚年,他隐居于罗浮山,写出了重要著作《枕中书》,专门讨论道教的“极妙之根宗”,指出天地未辟以前,混沌若鸡蛋,中有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随著最初的宇宙蛋长大,也随著长大,及天地开辟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元始天王居于天中心玉京山。以后又演化出其他的神和人、动物。他的学说被进一步发展,形成有系统的宇宙演化理论。差不多同时的上清派也对天地起源、结构等问题作了讨论。东晋末年,葛洪的从孙葛巢甫造出大量的经典,其中的《[[灵宝无量上品度人妙经]》等经书,全面阐述了天地开辟的历程。在此先后,还出现了《太上老君开天经》等著作,探索天地开辟等问题。

注释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