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
構成世界上萬事萬物、給世界帶來活力的是甚麼?是氣。世界上的一切變化,本質上是氣的聚散、流動。一氣流行,又有不同的狀態,分陰陽,辨清濁,區別先天與後天。
「氣」與「道」的相關概念
道作為支配事物運行的理則,與現在常用的規律概念相當,但道又是實體,說是實體,只是說明它是實有,其體為無,也就是以虛無為體。這一道體,流行於天地之間,便是氣。整個世界都由氣構成,混然為一。氣,是綿延連續的,並不同於西方人說的粒子。它沒有內部結構,道家稱這一特性為「至小無內」;它又是瀰漫全部空間的,一切都在它之中,或者說是它所化,這一特性,稱做「至大無外」。這種作為世界的統一性基礎的氣,與道一樣,都可以稱之為「一」。所以道、一、氣這些概念可以相通。張道陵《老子想爾注》說︰一,就是道。一在天地外,又進入天地之間,往來人身中,肌膚之內全部都是,不偏處於一處。一,散形變成氣,聚形變成太上老君 。[1]不過,氣貫穿一切,組成一切,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說明氣也有種種區分。這就要更加詳細地討論。
元初的、與大道尊神相聯繫的氣稱為道氣。道教中經常將氣字寫作「炁」,無字上部為「無」,下面四點為「火」表示氣之體為,火則表示其能動、能變,神妙不測。道氣,習慣上寫作。前面談道和宇宙時都提到過,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氣是宇宙演化的起點。道氣又稱為大梵之氣、梵氣。《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大行梵氣。唐朝李少微注解說:整個世界都是梵氣流行,周回不息,所以使得億千世界無限高卻能夠沒有任何維繫而懸浮於虛空之中。此氣似風又不是風,似水又不是水(指它能浮起世界),維繫保持著整個世界,似有似無,可卻是真實存在的。[2]梵氣至清至澄,卻具備無限的生化運育之功,有著維繫億千世界的無比巨大的能量。有時道教中專門用一個名稱叫做「剛風」,剛風又稱金剛風,一稱風澤,是不隨劫盡而枯竭的永恆存在的勁風。它是元始梵風之氣,這一風澤之氣,堅剛過於真金,所以稱為剛風。它包裹著大地(九壘),負載九天,通達虛無,舉起天漢的精氣,使天漢之氣高遠而洞達虛空,懸於空間而不墜落。金剛真氣承負著天宇,使之懸空而立。大地也是繫於金剛氣的 。[3]歷代注家都認為,這一金剛風,原是道之氣。大梵之氣是元初的本原的氣,它是天地的根宗,也是元始的道。南北朝後,一般習慣稱為道氣。從氣為本原的意義上,又將之稱為元氣、元。
道氣無所不在。有時為了將它與氣的其它形態相區分,特稱之為元始祖氣。元始祖氣也是人的本原之氣,它是每人與生俱來的,構成人的真性,是生命的本原,也是修仙的依據。從發現和培育人體內的元始祖氣開始,才有希望煉成永劫不壞的法身。對這一元始祖氣,我們在後面討論內丹時還要詳細再談。
氣是世界統一的基礎
氣是構成一切的。它不僅是一切有形的或者無形的自然、社會等現象的本原,也是一切精神現象包括鬼神和人本身的精神活動的本原。因此,在道教的學說中,氣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原、質料,是世界統一性的基礎。
《南華真經.知北遊》說︰整個天下不過貫通著一氣罷了 。[4]天地形成之先,便有元氣。其中清通澄淨明朗的,浮而為天,重濁滯塞暗昧的積而成地,平和柔順的凝聚成人,錯雜怪謬剛猛不正的氣,便散發開去,形成萬物。都是一氣所化育流布的,而播下千差萬別的種類 。這樣說來,世界上的一切,沒有不是由氣構成的。[5]
精氣和神氣
氣構成萬物,氣又有不同的屬性。氣的精粹稱為精氣,或簡稱為精。《管子》書中說,精排列結合起來,便生成各種東西。[6]這精便是氣。氣又被稱做神。[7]《太平經》則認為,人身中有三件最重要的元素,是精、氣、神,它們其實是同一氣的不同名稱。氣有清濁,也有邪正之分。神鬼也是一氣所化,但有正邪之別。正氣所化為正神,邪氣、戾氣所化為惡鬼妖孽。所以道教主張布化正氣,消滅、鎮壓邪氣,蕩滌穢氣。
人可以掌握氣
氣的功用無限,人要合於道,也就要掌握氣。掌握了氣,一能漸與道合,長生久視,二能控制巨大的能量,完成常人無法完成的事。
掌握氣的根本途徑
要掌握氣首先要了解人與氣的關係。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說︰人在氣中,氣在人中。就好象魚兒在水中,水又在魚中。唐朝著名高道孫思遜則說︰自從宇宙從混元中分開之後,天地確立,人和萬物各分和氣,成就形體。[8]其中人的生命所繫,在於神氣。身體是神氣的居所。神氣如果存貯,身體健康有力。神氣如果散失,身軀就要死亡。想要保存形體,先要安定氣。氣是神的母親,神是氣派生的兒子。神氣如果結合在一起,便能長生不死了。[9]所以在道教中發展出許多煉氣的法門。其具體的內容、功法,我們將在討論道教養生、內丹等時再詳細敘述。
掌握氣後的功能
掌握了氣(或道氣、炁),其能量有尋常無法思議之處。對它的功能、效果,宋朝的蕭應叟曾這樣概括:(如果)神、炁、精混合成一,返回他的本原,歸復到他的老根,那麼他體內的眾多神明便會合聚集在一起,化成他的法體(嬰兒),丟棄和離開他虛幻的軀殼,出入自在不受造物者的支配,只與道合為一體,便是生成至寶了。人能夠在身中得到這樣的至寶,進進出出縱橫隨心,飄然自在,青春常駐容顏不老,和天地一樣長久。他將真氣布到土塊石頭上,土石變;布至枯骨上,枯骨便起死為生新成人;布真氣便能治病,一切病痛都會痊愈;布真氣能夠闢除妖怪邪氣,妖邪自然消滅;布真氣能夠運動風雷,風雷自然震動;布真氣能夠扶持萬物,萬物自然生化順暢;布真氣能夠拯救超度幽魂,幽魂自然得到超度。這就叫做「無量度人」 。[10]因此,氣,或炁,是道教全部道術的基礎。
註釋
- ↑ 《老子想爾注》:「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耳,都皮裡悉是,非獨一處。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 ↑ 總五億之諸天,混八元之經緯,下窮九壘,上際大羅,皆是梵氣流行,周回不息。故得億千世界高而洞浮,懸而不落。其狀似風非風,似水非水。維而持之,若有情信。
- ↑ 陳景元《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卷三:「風澤之,強於真金,故曰剛風。包於九壘,乃載九天。通達虛無,抗舉澄漢之精,高而洞浮,懸而不落。金剛真氣以乘於天,致令空而懸立。地繫於金剛氣也。」
- ↑ 《莊子.知北遊》:「通天下一氣耳」。
- ↑ 吳筠︰《宗元先生玄綱論》上篇《元氣章》︰「於是清通澄朗之氣,浮而為天,濁滯煩昧之氣,積而成地,平和柔順之氣,結而為人倫,錯謬剛戾之氣,散而為雜類。自一氣之所育,播萬殊而種分。」
- ↑ 凡物之精,比則為生。
- ↑ 參看《內業》、《心術》等篇。
- ↑ 《神氣養形論》
- ↑ 《存神煉氣銘》:夫身為神氣之窟穴。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安身,先安神氣。即氣為神母,神為氣子。神氣若俱,長生不死。
- ↑ 參看《元始無量上品妙經內義》卷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