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立德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教信仰
大道
道的初義
老子對道的創造性運用
道的主要內涵
道的主要功能

德的主要含義
體道合德
得道可以成仙
道法自然
自然的內涵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
宇宙論
宇宙論
開天闢地
道教宇宙演化論的形成
天地開闢的過程
三十六天
幽冥世界
太極與陰陽
太極與陰陽

無極與太極
無極
太極和太極圖
陰陽五行(1)
陰陽五行(2)
社會理想
社會理想
太平的理念
清淨無為
濟世度人
人生理想
明道立德
道化教育
勸善行善
勸善行善
廣積陰功
因果秘義
行善準則
修善方法

道教以學道、合道、成道為旨歸,道門期望的人生,是道德充實的人生。因此,明其,立其,便是人生的基本定向。

道可受而不可傳

道無形無象,感官不能直接把握,得道者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告訴你,卻不可將道交給你,你可以虛其心志,迎候它的到來,卻不能由別人將它交給你。道的這種特點,就叫做可受而不可傳。既然如此,所謂明道、學道和得道都由己不由人。有的人總希望尋到個名師,傳幾句秘訣,一下得道。其實,學道要靠自己去領悟,明師的指點,最多只能指個大致方向,在有疑問時稍稍加以點撥,悟與不悟,還在於自己。道門中歷來重視求明師指教,如果沒有高人指點,光靠自己摸索,也許會多走許多彎路,尤其是修道中的若干精微的方法,非得有人指點不可。然而,這並不能代替自己的學習與修持。明道在己,修道在己,得道才能在己。

為道日損

既然學道明道都在於自己,那麼便有個如何入手的問題。一般的學習,是要漸漸增益知識,日積月累,知識也便越來越豐富。積久之後,智慧的境界也便越來越高。然而,道既無形無象,可受而不可傳,從何學起呢?道混淪一體,既無方隅又無把柄,也不可分割,當然不可能從一個個局部、側面,去加以學習和掌握,甚至於根本不可能由哪一局部進入道的堂奧。所以明道之途與通常求學大有不同。甚至於可以說,與通常的求學完全大相徑庭。

老子便說:「學習是求天天有增益,明道卻是要求天天有減損。減損又減損,一直達到無為的境界。到了無為的境界,那就沒有不能為的了。」[1]所謂損,損甚麼呢?原來便是要求減少平常知識的干擾。平常的知識,都是關於具體事物的知識。道卻與任何具體事物都不相同。然而人們卻習慣於用追求具體事物知識的辦法去對待明道的過程。總想著從某一形象,某一名詞概念下手去分析它,理解它。不明白道是不可用名言把握的,也無法對之展開邏輯分析。老子明明說,道,凡是可以言說的,便不是永恆的道,名,有所稱呼的,便不是永恆的名。[2]而道門所追求的道,卻正是那一恆常的、超越於一切具體事物和具體規律以上的大道。這一大道,本來無所不在,人身之中本來具有,問題是人們平時習慣於追求外在的知識,卻掩蔽了本來具有的道性,當然摸不清方向。只有減少對瑣屑知識的追求,尤其是排除平時求學中養成的偏於記憶名詞概念和具體理則的習慣,才能發明道體。總之,學道、明道要求虛淨其心。虛為道舍,心虛道自然來居。靜中體會,才能悟得大道真諦。

玄之又玄的境界

道是虛無,為道日損,心中應當虛靜明淨。然而說虛說靜,決不是拘泥執著於沒有生機的空無之境。常人習慣於日常經驗,一說無,便認定為一無所有。一說守道,便以為死守著空無。道門說有無,完全是相互聯繫地辯證地看待的,而且要求人們更下一層,超越有無的分別執著。唐朝道教理論家成玄英、李榮等人發揮了重玄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破除對有無的執著。

老子》首章:「常無欲也以觀其妙,常有欲也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意思人們做到心中無欲,才能領悟道的玄妙,有欲觀道,則只能見到道的邊際。有欲無欲兩者本來是同一來源卻有不同的名字。它們都是玄,或玄的不同側面。對此,成玄英解釋說:「玄是深遠的意思,也是不執著的意思。有欲無欲兩種心態,觀其微、妙兩種觀法,源於同一大道,出於同一根源,卻有不同名稱。雖名稱相異,卻出於一道,叫做深遠。深遠的玄,理則上歸結於不執著。既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無。二者都不執著,所以稱為玄。」[3]

道的深奧,首先它不落於有也不落於無,那麼體道者當然也必須順其本性,以不拘於有無的方法體會之。不過僅僅不滯於有、無,尚有不足。還要再強調玄之又玄,即重玄,進一步排遣對「不滯」即不執著的執著。成玄英說:「有欲之人,只是執著於有,無欲之人,又執著於無,所以說一個玄,使他排除二種執著。」又怕學者執著於這一「玄」,現在再說又玄,進一步排除後一種毛病。如此一來,非但不執著,而且不執著於不執著。這就是排遣又排遣,所以叫做玄之又玄。[4]達到玄之又玄的境界,才算有了對道的正確領會。

柔弱不爭

道本來是柔弱的。老子說:「弱者道之用」,意思預柔弱是道的功能所在,行道者當然必須依照大道的自然法則,守住柔弱,不爭勝,不為人先。《雲笈七籤》卷八十九說:「太上老君說過,自然的法則,是利於萬物而不加害,聖人的準則,只順自然去做,而不競爭。所以與時間爭的昌盛,和人爭的便滅亡。由此,雖然有軍備,卻不擺出陣式去作戰,就是因為不爭。不祥,是人所不會去爭的,污垢屈辱,是人們所不希望的。能夠承擔別人所不想要的那就(德行)具足了。這兒說的不爭,是基於站在為善的立場說的。老子要求,像水那樣做到最善。[5]水善於有益於萬物,卻不去爭勝,只處在眾人所厭惡的低下之處,所以接近於道。[6]」這與某些人好爭勝,好謀取名利,把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好是鮮明的對照。

學道九守

學道、修道,不僅僅是了解道的大意,更重要的是要體道而行。這就要遵守一些基本的準則。《雲笈七籤》提出了九項應守的原則,稱為九守。

  1. 一守和:天下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聖人法天順地,不拘於俗,不誘於人,「故貴在守和」。
  2. 二守神:就是要保守自己精神,不要讓它隨外物馳騁,疲乏損耗。
  3. 三守氣:人以血氣為精華。氣充盈則禍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人被嗜欲所牽累,導致精神消耗,內氣不充。修道者必須清心寡欲,保養元氣。
  4. 四守仁:為義者可以用仁去感動他卻不能用武力逼迫,不怕死亡的恐嚇。修道者以得天下為輕,所以沒有牽累,以萬物為細瑣,所以心不迷惑,將生死視作等同,所以沒有懼怕,將變化視作一樣無二,所以明智不會眩暈。比一般行義之人更能守仁。
  5. 五守簡:除穢去累,知道養生的中和之道,食只要求能充饑接續元氣,衣只要求蓋體遮寒,決不貪多。眼不多視,耳不多聞,口不多言,心不思慮,不用聰明,當然能簡。
  6. 六守易:人難免有貴賤貧富,但有道者無論環境如何變易,而初衷不改。
  7. 七守清:心清如水,沒有貪污之念,不耽於嗜欲。
  8. 八守盈:日月滿盈則仄。人不能求滿盈,但要永不自滿,日進其德,不敢為強梁之事。
  9. 九守柔:行柔弱才能合於素樸之道,具體說來,就要無所喜,無所怒,無所樂,無所苦,萬物玄同,無非無是,持養精神,和弱其氣,平夷其形而與道浮沉。

學道九難

學道不易,明道、守道更難。老子曾說過:「上士聽說了道,便小心地照著去做,中等水準的,便好似記住好似忘掉,更下一等的,聽說道便大聲嘲笑。不笑便不是真道。[7]」因為道與日常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所以道門中素來認為:「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道不失,才是道教徒的追求。守道之難共有九種。

  1. 衣食逼迫一難
  2. 尊長遮攔(阻攔)二難
  3. 妻女牽纏三難
  4. 名利縈絆四難
  5. 殃禍橫生五難
  6. 盲師(不明事理的老師)約束六難
  7. 議論差錯七難
  8. 意志懈怠八難
  9. 歲月蹉跎九難。

只有能夠排除這九難的干擾,經受住考驗,才有希望成功。

打通關口

九難不過舉主要的阻礙而言。實際上,學道途中的攔路虎遠不止這些。清代龍門派高道劉一明將學道修道中的障礙稱為關口,寫下《通關文》,專門分析其害,並且指出通過這些關口的正確方法。他列的關,共有五十個之多。內容為: 才智關口舌關不久關不信關幻景關

書魔關無主關生死關任性關色身關

色欲關妄想關因果關陰惡關執相關

自滿關財利關閨丹關冷熱關窮困關

詭詐關誇揚關爐火關怕苦關貪酒關

輕慢關榮貴關退志關畏難關恥辱關

恩愛關高大關速效關猜議關粗心關

累債關虛度關懸虛關著空關傲氣關

假知關裝飾關嫉妒關暴棄關暴躁關

嗔恨關懶惰關懦弱關人我關患難關

這些關口,有的是修煉內丹中特有的,但絕大多數是一般學道修道中都會遇到的。劉一明認為,打通這些關口,可以使學道者先做一個無病好人,自卑登高,由近及遠,然後才能得明師指點,漸漸得聞大道。

積德為基

排除各種障礙只是學道的條件,經得住九難考驗,是道心堅定的表現,做到了才能保證不半途而廢。而積極地去學道,還是要以德行為本。晉代抱朴子葛洪說過:按《玉鈐經》中篇云,立功為最重要,其次是除去過失。行道的,以救人危難,使人免禍,救護人的疾病,不讓他枉死,為最大的功德。想要成仙,重要的是忠孝、和順、仁信做根本。如果不修德行,只是一味訪求方術,都是不能夠長生的。[8]歷代的道教徒也都這樣主張。這與前面提到的勸善行善的主張是完全一致的。學道修道要尋求各種方術,比如煉氣服食導引等等,宋以後,最被重視的是內丹術。但無論修那種法門,多積功德,總是一個基礎。平時應當時時修省,檢束身心,培厚道德根本,才能在明道立德的路上不斷邁進。

自在逍遙

道家崇尚自由,這種自由,超越於一切外在的名利地位的束縛,是自己本性的發露,人格的高揚,南華真人稱之為逍遙遊,習慣叫做逍遙。南華真人認為小知不及大知,蓬雀不能理解高飛九萬里的大鵬鳥。常人囿於環境和眼界的局限,總難以跳出種種束縛。有道之人,明白無窮之外還是無窮,個人生活的時間和空間,真是小之又小。有的人可以擔任一官的職守,行為可以順著一鄉的俗情,德性可以投合一君的心意而取得一國的信任,他們自鳴得意便像小麻雀一般。

道德高的人,順著自然的規律,而把握六氣的變化,以遊於無窮的境域,他還有甚麼依待呢?所以說,至人沒有「自己」,神人沒有功業,聖人沒有名聲。[9]做到上面講的三個無,是很不容易的。常人限於自己的眼界,總把名聲、地位、富貴榮華看成追求的目標,所以患得患失,處處受牽制,常常有煩惱,時時不自由。有道者淡泊心志,視富貴如浮雲,不求名不逐利,俗事無所縈懷,所以能夠精神獨與天地神明往來,對外物無所依賴,自然能擺脫對人性的束縛,獲得逍遙自在的境界了。

漸修得道

明道立德,最終的追求是得道。得道的過程,是一個逐步積累功德、提高境界的過程。有人認為,上根之人可以頓悟無上大道,但上根之人難得,一般人所謂的頓悟,是在長年累月的追求、探索與領悟之後,突然覓得真諦,恍然大悟,基礎要在漸修。

唐朝的司馬承禎撰《天隱子》,便提倡漸修,他在《坐忘論》中,將修道分為七個階段。#一敬信,堅信坐忘能得道無疑。#二斷緣,即斬斷塵緣,不為俗累。俗事舊緣漸斷,新緣莫結。#三收心,心為一身之主,百神之帥,坐忘的關鍵是收心離境。#四簡事,主要是處事安閑,應物而不為物累。知死生有分,不務分之所無,識事之有當,不任事之非當。區別事物,比較輕重,「於生無要用者,並須去之。於生之用有餘者,亦須捨之。」至於貴賤名位,更不應放在心上。#五真觀。對於吉凶禍福,能察之於機前(發生之前),觀本知末,日損有為,慢慢做到體靜神閑,方可觀妙。#六泰定。即做到「無心於定,而無所不定」,意思是,心不執著於靜定,卻無時無處不保持靜定。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疾雷破山而不驚,白刃交前而無懼,視名利如過隙,知生死如潰癰。到了這一境界,離得道便不遠了。#七得道,得道之人,「身與道同,則無時而不存,心與道同,則無法而不通。」因此無生無死,蹈水火而無害。存亡在己,出入無間。

司馬說的七個階段,是專就上清派存思坐忘的修煉法門而言,其它修法在具體步驟上不一定相同,但其精神大同小異,所提倡的積漸修道,收心返聽,清寧心神,等等,對每一個學道修道者都有指導意義。

註釋

  1. 《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2.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 玄者,深遠之義,亦是不滯之名。有無二心,微妙兩觀,源於一道,同出異名。異名一道,謂之深遠。深遠之玄,理歸無滯。既不滯有,又不滯無,二俱不滯,故謂之玄也。
  4. 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士,又滯於無。故說一玄,以遣雙滯。又恐學者滯於此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亦乃不滯於不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
  5. 上善若水。
  6.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7. 上士聞道謹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8. 《抱朴子.內篇.對俗》:按《玉鈐經》中篇云,立功為上,除過次之。為道者以救人危難使免禍,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求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9. 《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