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大道流行

太平盛世人人向往,然而人们碰到的太平盛世未必多。这儿的原因主要在于大道不行,社会运作不合甚至于违背天道。从道法自然的视角看,要想社会安定,人际关系和谐,就必须法大道,依照万物固有的规律施政行事。《老子》说:“执守大道,天下人都会来归往。归往而不相互伤害,于是大家便和平安泰。[1]世界上的争吵扰乱,乃至于暴乱、战争,说到底,都是逆道行事的结果。如果大家都以合道、行道为归宿,便会相互协调,减少磨擦,消弭战祸。而合道与否,关键在统治者,或者说领导人。所以还在东汉时,正一盟威道的领袖就说过:“治理得好的国家,其君主一定努力修道,忠臣们辅助他,努力地推行大道。道普及了,德充裕了,太平世界自然到来了。”[2]历史上凡是君主贤能,能够用心行道的,社会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太平的景象,反之,君主不知依道行事,刚愎自用,胡乱妄行,一定给社会造成混乱,严重的甚至于破国亡家。至于甚么是,甚么是,则须要认真去发现与领悟,而不靠主观的声明与夸张。

道是无处不在的,其具体表现随著时间条件而有所不同。然而道本来朴素无华,老子便称之为“朴”。朴散则为器,即大道流行,化生天地人物,有了人类社会,为管理社会,便定下种种规矩制度,就意味著大朴被分割,道散于万物万事。人追逐于外部的事事物物,未免离开大道越来越远,也就是离开自己固有的本性,亦即是所谓德,越来越远。分割了的社会和分割了的人性,都不能适应太平社会的要求。因此,建立太平社会,就必须返朴归真,回归于大道赋予人的朴素之性。所以,太平世界是大道流行的世界,建立太平社会,则是一个人性复归的过程。太平的实现意味著人性的圆满完成,人民风俗的美好淳朴。

太平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与上面说到的人性的完满、民风的淳朴相联系,道教所构想的太平社会,人际关系是平等和友爱的。所谓平等,是由人人皆从大道而来所决定的。道教理论家认为,一切众生,道性都一致无二,那么当然平等没有差别。基于这种没有差别的道性,人们从根本上说来,是同本同源的关系,不应生差别心,相互对立相互歧视。这种平等,表现在对别人要有关爱之心,这便是慈爱,《度人经》将之具体化为十不,即:“不杀(断人性命),不害(伤残别人),不嫉(厌恶别人胜过自己),不妒(憎恨跟自己才能地位相等的人),不淫(非礼发生性关系),不盗(偷窃别人财物),不贪(愿望无厌),不欲(嗜好),不憎(嫌人),不(猜疑)。”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说话不花巧,口中不出恶语(言无华绮,口无恶声)。”于是,人们便能够一视同仁地相互慈爱,不是骨肉也会成为亲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认为做到这十不,实现了齐同慈爱,那么就可以达到“国安民丰,欣乐太平”。显然,这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一千几百年来,道门的高士一直用这样的境界要求自己,为实现它而努力。

去兵去战

太平盛世是没有战争的社会。战争给一般民众带来的总是灾难。特别是那些不义战争,除了无情的杀戮,社会文化的破坏,甚么好处也不能留给老百姓。所以道教素来反对战争,尤其是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老子当年就说过:兵革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怨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3]他指出,凡是大军曾经经过的地方,总是田地荒芜,生满荆棘,大战之后,必定是大灾之年。因此,有道者不能用战事去争强。圣人对于军事,不得已才使用它(不得已而用之)。

在这方面,还是以恬淡为上。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要自以为美好。将它当美事,等于以杀人为乐。以杀人为乐,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总的来说,道教反对战争,只有当别人或别国悍然发动非正义的战争时,才不得已加以还击。金元之际,道教全真派领袖丘处机见成吉思汗,往往用“不嗜杀”加以劝导,提倡止杀保民。其时蒙古人崛起于大漠,社会发展较迟,争天下依仗武力,战争异常残酷,丘处机能利用适当时机加以劝告需要很大的勇气。他向大汗解释说:“天道是喜好生命,而不喜欢杀害生灵的。停止杀戮保护民众,才合于上天的心意。顺从天意,上天才会保佑。”[4]

近代以来,武器越造越厉害,半个世纪中竟然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其馀局部战争也断断续续,此伏彼起。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远过于往昔。当著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燃起之时,道教界人士曾在上海市举行罗天大醮,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呼龥恢复和平,解除民众和民族之灾。反对战争提倡人类和平是道教的一贯主张。

均平

道教认为人人皆从大道化育,因而平等,表现在对社会分配等领域的态度上,主张公平,或者说均平。太平理想中,包括著均平的设想。这里讲的均平,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提倡人人都有通过正当途径获取生资料、社会财富的权利与机会,反对社会的两极分化。老子认为,自然的法则好像拉弓一样,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低了就把它升高。有馀的将它减少,不足的加以补充。现在人所行的法则却不是这样,反而剥夺原本就不足的,用来供奉那有馀的。[5]老子认为这种损不足以奉有馀的做法不合天道,所以后世的道教一直反对过分的两极分化。《太平经》认为,世界上的财物本来是“天地中和所有”用来共同养育一切人的。富人如果得其财富,不用来周济穷人,那便是“天地之间大不仁人”。认为,天生育民众,使人人都有筋力,可以自食其力取得衣食资料。因此道教反对强取别人之财。 与反对两极分化相联系,道教也反对政府对民众取之过多。老子认为:“民众的饥饿是由于在上者收的赋税太重。”[6]他斥责那些穿著绣上漂亮花纹的衣服,佩带著锋利宝剑,饮食厌足的在上者,是强盗头子。这些思想也为历代道教徒所坚持。比如五代的高道谭峭认为,农民的穷困,是由“王者”为首的统治者所引起的。他说:民众最急迫的,没有比食品更重要了。现在却是由王者掠夺了十分之一,当官的又掠夺十分之一,兵士和下级官吏夺去十分之一,战争军费又夺去十分之一……。闹到后来,蚕养成,农民本人却只能穿麻布衣服,粮食收完了,农民却只能采橡子一类野树籽充饥。[7]他甚至认为所谓盗贼,是统治者过掠夺引起的,怨不得盗贼。因此道教所希望的是清廉的政府,是对民众不竭泽而渔的政府。

天人合一,保护环境

太平社会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也同样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社会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自然界之外,相反,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安宁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道教从人与天地万物都源出于道气化育的观点出发,强调人与自然合一,尽可能地保护自然而不是人为地破坏自然,也从不提征服自然、向自然开战一类口号。在道教的经典中,经常提到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南华真经》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认为从根本上说来,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界的事事物物,都是同一的。从这样的思想出发,道教便提倡服从于自然的天机,而要少用心机。其中的《马蹄》篇说,在风俗质朴的时代,百姓的行为安祥稳重,视察专注,别无外求,所以山上没有路,河里也没有船只和桥梁,万物混茫,群生繁衍,各不相犯,禽兽众多,草木茂盛。人没有害禽兽之心,禽兽也不怕人,可以让人牵它们玩,雀鸟的窝可以让人攀著观看。人类与禽兽同住在一起,和万物同聚在一处,那里有甚么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呢?这种时代,被看作是最初的淳朴未散的至治之世。《太平经》中还提出一个以万物皆得生息为富的看法。认为所谓富,是指万物全部备足。天以万物全部生出为富足。所以,上皇的至治之气到来,万二千物种都生出来,才叫做富足。[8]物种少意味著天地贫,全部物种都受损减少,便是大贫困。天地既贫,人也就跟著贫困。这种将环境的自然状态看做富足标志,而不是仅仅将人对环境资源占有多少做标志的观点,极度强调了保护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所以道教徒居住活动之处,总是对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在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道教的这些思想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注释

  1. 老子》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乎泰。”
  2. 老子想尔注》: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佐,务在行道,道普德溢,太平至矣。
  3. 《老子》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 《全真第五代宗师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天道好生而恶杀。止杀保民,乃合天心。顺天者,天必眷佑,降福我家。
  5. 《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加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6.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7. 参看《化书.七夺》
  8. 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富之为言,乃毕备足也。天以万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悉生出,名为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