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2015年12月13日 (日) 12:35的版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斋醮科仪
修持
早晚功课 炼气
云游参访 斋戒
戒律
正一派戒律
全真派戒律
宫观清规
符箓法术
神咒 掐诀 步罡
变化之术 祈福禳灾 考召
驱邪 治病 送瘟 术数
仪式
三箓斋名 罗天大醮 破狱灯仪
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 炼度仪
关灯散花科仪 进表科仪
坛场设置
斋坛 醮坛 戒坛 万法宗坛
道冠服饰
法器
木鱼 令牌 如意 法印
法杖 法剑 云铛
麈尾 铙钹
坛场执事
高功 都讲 监斋
侍香 侍灯 侍经
神诞庆典
迎神出会 香期与庙会

如意是道教宫观和斋醮科仪坛场常用的法器之一。

由来

古帝王图(局部)
唐代 阎立本(传)
卷 绢本设色
纵51.3公分 横531公分
美国波士顿波士顿美术馆藏
陈文帝像
题款:陈文帝在位八年,深崇道教

人称如意为佛教法具,但据印度佛教的记载或现存图象均未见如意,或类似于如意者。中国大约在南北朝时就有如意的记载。据史称晋温矫读曹孟德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壮心未已”以铁如意击唾壶尽缺。又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称:“齐高祖赐隐士明僧绍竹根如意,梁武帝赐昭明太子木犀如意,石季伦、王敦皆执铁如意,三者以竹木铁为之,盖爪杖也。故《音义指归》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大扺如意一物为魏晋时清谈之士执手中作谈佐物,为当时及后代用作指挥之器,不是道家所专有发明者。如意,当是如人之意的意思,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品。道教宫观和斋醮科仪使用如意,大约自南北朝时开始。

作用

灵宝天尊像轴
明代晚期‧十六至十七世纪
轴 绢本设色
纵172公分 横84公分
中国北京白云观藏

南北朝时期,道教经籍中就有如意的记载。《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称,如意“虽非天尊左右急需,亦道士女冠供养切要,并随时造备,不得阙替”。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如意”为“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战群魔”。道门中人或有以如意之形比照汉字“心”字,称“如意,心之表也”,如意之造型有三点,首尾两点作云形,或灵芝形。中央一点作圆形,取三位一体之义,即一心尊三宝也。故道教宫观神灵造象中有天尊手捧如意象。斋醮科仪中高功法师代天说教时,也手执如意。

参考资料

  1. 《能改斋漫录》
  2.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3.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