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如意

Admin讨论 | 贡献2008年11月11日 (二) 22:33的版本 (新页面: {{齋醮科儀}} 道教齋醮科儀使用如意的== 由來 ==如意是道教宮觀和齋醮科儀壇場常用的法器之一。 == 由來 == 人稱如意為佛教法具,但據印度...)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由来

人称如意为佛教法具,但据印度佛教的记载或现存图象均未见如意,或类似于如意者。中国大约在南北朝时就有如意的记载。据史称晋温矫读曹孟德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壮心未已”以铁如意击唾壶尽缺。”又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称:“齐高祖赐隐士明僧绍竹根如意,梁武帝赐昭明太子木犀如意,石季伦、王敦皆执铁如意,三者以竹木铁为之,盖爪杖也。故《音义指归》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大扺如意一物为魏晋时清谈之士执手中作谈佐物,为当时及后代用作指挥之器,不是道家所专有发明者。如意,当是如人之意的意思,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品。道教宫观和斋醮科仪使用如意,大约自南北朝时开始。

作用

南北朝时期,道教经籍中就有如意的记载。《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称,如意“虽非天尊左右急需,亦道士女冠供养切要,并随时造备,不得阙替”。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如意”为“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战群魔”。道门中人或有以如意之形比照汉字“心”字,称“如意,心之表也”,如意之造型有三点,首尾两点作云形,或灵芝形。中央一点作圆形,取三位一体之义,即一心尊三宝也。故道教宫观神灵造象中有天尊手捧如意象。斋醮科仪中高功法师代天说教时,也手执如意。

参考资料

  1. 《能改斋漫录》
  2.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3.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