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5行: 第5行:
 
== 「氣」與「道」的相關概念 ==
 
== 「氣」與「道」的相關概念 ==
  
 道作為支配事物運行的理則,與現在常用的規律概念相當,但道又是實體,說是實體,只是說明它是實有,其體為無,也就是以虛無為體。這一道體,流行於天地之間,便是氣。整個世界都由氣構成,混然為一。氣,是綿延連續的,並不同於西方人說的粒子。它沒有內部結構,道家稱這一特性為「至小無內」;它又是瀰漫全部空間的,一切都在它之中,或者說是它所化,這一特性,稱做「至大無外」。這種作為世界的統一性基礎的氣,與道一樣,都可以稱之為「一」。所以道、一、氣這些概念可以相通。張道陵《老子想爾注》說︰一,就是道。一在天地外,又進入天地之間,往來人身中,肌膚之內全部都是,不偏處於一處。一,散形變成氣,聚形變成太上老君 。不過,氣貫穿一切,組成一切,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說明氣也有種種區分。這就要更加詳細地討論。
+
 道作為支配事物運行的理則,與現在常用的規律概念相當,但道又是實體,說是實體,只是說明它是實有,其體為無,也就是以虛無為體。這一道體,流行於天地之間,便是氣。整個世界都由氣構成,混然為一。氣,是綿延連續的,並不同於西方人說的粒子。它沒有內部結構,道家稱這一特性為「至小無內」;它又是瀰漫全部空間的,一切都在它之中,或者說是它所化,這一特性,稱做「至大無外」。這種作為世界的統一性基礎的氣,與道一樣,都可以稱之為「一」。所以道、一、氣這些概念可以相通。張道陵《老子想爾注》說︰一,就是道。一在天地外,又進入天地之間,往來人身中,肌膚之內全部都是,不偏處於一處。一,散形變成氣,聚形變成太上老君 。<ref>《老子想爾注》:「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耳,都皮裡悉是,非獨一處。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ref> 不過,氣貫穿一切,組成一切,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說明氣也有種種區分。這就要更加詳細地討論。
  
 元初的、與大道尊神相聯繫的氣稱為道氣。道教中經常將氣字寫作「炁」,無字上部為「無」,下面四點為「火」表示氣之體為,火則表示其能動、能變,神妙不測。道氣,習慣上寫作。前面談道和宇宙時都提到過,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氣是宇宙演化的起點。道氣又稱為大梵之氣、梵氣。《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大行梵氣。唐朝李少微注解說:整個世界都是梵氣流行,周回不息,所以使得億千世界無限高卻能夠沒有任何維繫而懸浮於虛空之中。此氣似風又不是風,似水又不是水(指它能浮起世界),維繫保持著整個世界,似有似無,可卻是真實存在的。(總五億之諸天,混八元之經緯,下窮九壘,上際大羅,皆是梵氣流行,周回不息。故得億千世界高而洞浮,懸而不落。其狀似風非風,似水非水。維而持之,若有情信。)梵氣至清至澄,卻具備無限的生化運育之功,有著維繫億千世界的無比巨大的能量。有時道教中專門用一個名稱叫做「剛風」,剛風又稱金剛風,一稱風澤,是不隨劫盡而枯竭的永恆存在的勁風。它是元始梵風之氣,這一風澤之氣,堅剛過於真金,所以稱為剛風。它包裹著大地(九壘),負載九天,通達虛無,舉起天漢的精氣,使天漢之氣高遠而洞達虛空,懸於空間而不墜落。金剛真氣承負著天宇,使之懸空而立。大地也是繫於金剛氣的 。歷代注家都認為,這一金剛風,原是道之氣。大梵之氣是元初的本原的氣,它是天地的根宗,也是元始的道。南北朝後,一般習慣稱為道氣。從氣為本原的意義上,又將之稱為元氣、元。
+
 元初的、與大道尊神相聯繫的氣稱為道氣。道教中經常將氣字寫作「炁」,無字上部為「無」,下面四點為「火」表示氣之體為,火則表示其能動、能變,神妙不測。道氣,習慣上寫作。前面談道和宇宙時都提到過,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氣是宇宙演化的起點。道氣又稱為大梵之氣、梵氣。《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大行梵氣。唐朝李少微注解說:整個世界都是梵氣流行,周回不息,所以使得億千世界無限高卻能夠沒有任何維繫而懸浮於虛空之中。此氣似風又不是風,似水又不是水(指它能浮起世界),維繫保持著整個世界,似有似無,可卻是真實存在的。(總五億之諸天,混八元之經緯,下窮九壘,上際大羅,皆是梵氣流行,周回不息。故得億千世界高而洞浮,懸而不落。其狀似風非風,似水非水。維而持之,若有情信。)梵氣至清至澄,卻具備無限的生化運育之功,有著維繫億千世界的無比巨大的能量。有時道教中專門用一個名稱叫做「剛風」,剛風又稱金剛風,一稱風澤,是不隨劫盡而枯竭的永恆存在的勁風。它是元始梵風之氣,這一風澤之氣,堅剛過於真金,所以稱為剛風。它包裹著大地(九壘),負載九天,通達虛無,舉起天漢的精氣,使天漢之氣高遠而洞達虛空,懸於空間而不墜落。金剛真氣承負著天宇,使之懸空而立。大地也是繫於金剛氣的 。<ref>陳景元《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註》卷三:「風澤之,強於真金,故曰剛風。包於九壘,乃載九天。通達虛無,抗舉澄漢之精,高而洞浮,懸而不落。金剛真氣以乘於天,致令空而懸立。地繫於金剛氣也。」</ref> 歷代注家都認為,這一金剛風,原是道之氣。大梵之氣是元初的本原的氣,它是天地的根宗,也是元始的道。南北朝後,一般習慣稱為道氣。從氣為本原的意義上,又將之稱為元氣、元。
  
 
 道氣無所不在。有時為了將它與氣的其它形態相區分,特稱之為元始祖氣。元始祖氣也是人的本原之氣,它是每人與生俱來的,構成人的真性,是生命的本原,也是修仙的依據。從發現和培育人體內的元始祖氣開始,才有希望煉成永劫不壞的法身。對這一元始祖氣,我們在後面討論內丹時還要詳細再談。
 
 道氣無所不在。有時為了將它與氣的其它形態相區分,特稱之為元始祖氣。元始祖氣也是人的本原之氣,它是每人與生俱來的,構成人的真性,是生命的本原,也是修仙的依據。從發現和培育人體內的元始祖氣開始,才有希望煉成永劫不壞的法身。對這一元始祖氣,我們在後面討論內丹時還要詳細再談。

2008年11月13日 (四) 15:58的版本


道教信仰
大道
道的初义
老子对道的创造性运用
道的主要内涵
道的主要功能

德的主要含义
体道合德
得道可以成仙
道法自然
自然的内涵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宇宙论
宇宙论
开天辟地
道教宇宙演化论的形成
天地开辟的过程
三十六天
幽冥世界
太极与阴阳
太极与阴阳

无极与太极
无极
太极和太极图
阴阳五行(1)
阴阳五行(2)
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
太平的理念
清净无为
济世度人
人生理想
明道立德
道化教育
劝善行善
劝善行善
广积阴功
因果秘义
行善准则
修善方法

构成世界上万事万物、给世界带来活力的是甚么?是气。世界上的一切变化,本质上是气的聚散、流动。一气流行,又有不同的状态,分阴阳,辨清浊,区别先天与后天。

“气”与“道”的相关概念

道作为支配事物运行的理则,与现在常用的规律概念相当,但道又是实体,说是实体,只是说明它是实有,其体为无,也就是以虚无为体。这一道体,流行于天地之间,便是气。整个世界都由气构成,混然为一。气,是绵延连续的,并不同于西方人说的粒子。它没有内部结构,道家称这一特性为“至小无内”;它又是弥漫全部空间的,一切都在它之中,或者说是它所化,这一特性,称做“至大无外”。这种作为世界的统一性基础的气,与道一样,都可以称之为“一”。所以道、一、气这些概念可以相通。张道陵《老子想尔注》说︰一,就是道。一在天地外,又进入天地之间,往来人身中,肌肤之内全部都是,不偏处于一处。一,散形变成气,聚形变成太上老君 。[1]不过,气贯穿一切,组成一切,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说明气也有种种区分。这就要更加详细地讨论。

元初的、与大道尊神相联系的气称为道气。道教中经常将气字写作“炁”,无字上部为“无”,下面四点为“火”表示气之体为,火则表示其能动、能变,神妙不测。道气,习惯上写作。前面谈道和宇宙时都提到过,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气是宇宙演化的起点。道气又称为大梵之气、梵气。《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大行梵气。唐朝李少微注解说:整个世界都是梵气流行,周回不息,所以使得亿千世界无限高却能够没有任何维系而悬浮于虚空之中。此气似风又不是风,似水又不是水(指它能浮起世界),维系保持著整个世界,似有似无,可却是真实存在的。(总五亿之诸天,混八元之经纬,下穷九垒,上际大罗,皆是梵气流行,周回不息。故得亿千世界高而洞浮,悬而不落。其状似风非风,似水非水。维而持之,若有情信。)梵气至清至澄,却具备无限的生化运育之功,有著维系亿千世界的无比巨大的能量。有时道教中专门用一个名称叫做“刚风”,刚风又称金刚风,一称风泽,是不随劫尽而枯竭的永恒存在的劲风。它是元始梵风之气,这一风泽之气,坚刚过于真金,所以称为刚风。它包裹著大地(九垒),负载九天,通达虚无,举起天汉的精气,使天汉之气高远而洞达虚空,悬于空间而不坠落。金刚真气承负著天宇,使之悬空而立。大地也是系于金刚气的 。[2]历代注家都认为,这一金刚风,原是道之气。大梵之气是元初的本原的气,它是天地的根宗,也是元始的道。南北朝后,一般习惯称为道气。从气为本原的意义上,又将之称为元气、元。

道气无所不在。有时为了将它与气的其它形态相区分,特称之为元始祖气。元始祖气也是人的本原之气,它是每人与生俱来的,构成人的真性,是生命的本原,也是修仙的依据。从发现和培育人体内的元始祖气开始,才有希望炼成永劫不坏的法身。对这一元始祖气,我们在后面讨论内丹时还要详细再谈。

气是世界统一的基础

气是构成一切的。它不仅是一切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自然、社会等现象的本原,也是一切精神现象包括鬼神和人本身的精神活动的本原。因此,在道教的学说中,气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原、质料,是世界统一性的基础。

《南华真经.知北游》说︰整个天下不过贯通著一气罢了 。天地形成之先,便有元气。其中清通澄净明朗的,浮而为天,重浊滞塞暗昧的积而成地,平和柔顺的凝聚成人,错杂怪谬刚猛不正的气,便散发开去,形成万物。都是一气所化育流布的,而播下千差万别的种类 。这样说来,世界上的一切,没有不是由气构成的。

精气和神气

气构成万物,气又有不同的属性。气的精粹称为精气,或简称为精。《管子》书中说,精排列结合起来,便生成各种东西。(凡物之精,比则为生。)这精便是气。气又被称做神。(参看《内业》、《心术》等篇。)《太平经》则认为,人身中有三件最重要的元素,是精、气、神,它们其实是同一气的不同名称。气有清浊,也有邪正之分。神鬼也是一气所化,但有正邪之别。正气所化为正神,邪气、戾气所化为恶鬼妖孽。所以道教主张布化正气,消灭、镇压邪气,荡涤秽气。

人可以掌握气

气的功用无限,人要合于道,也就要掌握气。掌握了气,一能渐与道合,长生久视,二能控制巨大的能量,完成常人无法完成的事。

掌握气的根本途径

要掌握气首先要了解人与气的关系。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就好象鱼儿在水中,水又在鱼中。唐朝著名高道孙思逊则说︰自从宇宙从混元中分开之后,天地确立,人和万物各分和气,成就形体。(《神气养形论》)其中人的生命所系,在于神气。身体是神气的居所。神气如果存贮,身体健康有力。神气如果散失,身躯就要死亡。想要保存形体,先要安定气。气是神的母亲,神是气派生的儿子。神气如果结合在一起,便能长生不死了。(《存神炼气铭》:夫身为神气之窟穴。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安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所以在道教中发展出许多炼气的法门。其具体的内容、功法,我们将在讨论道教养生、内丹等时再详细叙述。

掌握气后的功能

掌握了气(或道气、炁),其能量有寻常无法思议之处。对它的功能、效果,宋朝的萧应叟曾这样概括:(如果)神、炁、精混合成一,返回他的本原,归复到他的老根,那么他体内的众多神明便会合聚集在一起,化成他的法体(婴儿),丢弃和离开他虚幻的躯壳,出入自在不受造物者的支配,只与道合为一体,便是生成至宝了。人能够在身中得到这样的至宝,进进出出纵横随心,飘然自在,青春常驻容颜不老,和天地一样长久。他将真气布到土块石头上,土石变;布至枯骨上,枯骨便起死为生新成人;布真气便能治病,一切病痛都会痊愈;布真气能够辟除妖怪邪气,妖邪自然消灭;布真气能够运动风雷,风雷自然震动;布真气能够扶持万物,万物自然生化顺畅;布真气能够拯救超度幽魂,幽魂自然得到超度。这就叫做“无量度人” 。因此,气,或炁,是道教全部道术的基础。

注释

  1. 《老子想尔注》:“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耳,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2. 陈景元《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三:“风泽之,强于真金,故曰刚风。包于九垒,乃载九天。通达虚无,抗举澄汉之精,高而洞浮,悬而不落。金刚真气以乘于天,致令空而悬立。地系于金刚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