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世界”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1行: 第1行:
 
{{道教信仰}}
 
{{道教信仰}}
 +
即地下的世界,乃地獄之所在,其中關押著生前作惡的靈魂,也拘禁各類曾在凡間作怪的精靈妖怪。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稱其為「黃泉」或「土府」,所謂「惡下入黃泉」。道教認為,除非已成神仙,人死以後其靈魂將進入地下的世界。亡魂在幽冥世界要接受地陰神的考察,以區別其善惡,所謂:「收其形骸,考其魂神。善者有賞,可上升受天之衣食,惡者受罰,謫作河梁山海之鬼。」
 +
 
==地下的世界==
 
==地下的世界==
 
 道教將大地分為九層,稱為九壘。也有更細的分法,將每一壘再分成四層,共三十六壘。每壘都有[[土皇]]治理。
 
 道教將大地分為九層,稱為九壘。也有更細的分法,將每一壘再分成四層,共三十六壘。每壘都有[[土皇]]治理。
第21行: 第23行:
 
#晉‧葛洪:《枕中書》(《元始上真眾仙記》)
 
#晉‧葛洪:《枕中書》(《元始上真眾仙記》)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
 +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
 
[[Category:道教信仰]][[en:The Netherworld]]
 
[[Category:道教信仰]][[en:The Netherworld]]

2015年11月4日 (三) 11:38的最新版本


道教信仰
大道
道的初义
老子对道的创造性运用
道的主要内涵
道的主要功能

德的主要含义
体道合德
得道可以成仙
道法自然
自然的内涵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宇宙论
宇宙论
开天辟地
道教宇宙演化论的形成
天地开辟的过程
三十六天
幽冥世界
太极与阴阳
太极与阴阳

无极与太极
无极
太极和太极图
阴阳五行(1)
阴阳五行(2)
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
太平的理念
清净无为
济世度人
人生理想
明道立德
道化教育
劝善行善
劝善行善
广积阴功
因果秘义
行善准则
修善方法

即地下的世界,乃地狱之所在,其中关押著生前作恶的灵魂,也拘禁各类曾在凡间作怪的精灵妖怪。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称其为“黄泉”或“土府”,所谓“恶下入黄泉”。道教认为,除非已成神仙,人死以后其灵魂将进入地下的世界。亡魂在幽冥世界要接受地阴神的考察,以区别其善恶,所谓:“收其形骸,考其魂神。善者有赏,可上升受天之衣食,恶者受罚,谪作河梁山海之鬼。”

地下的世界

道教将大地分为九层,称为九垒。也有更细的分法,将每一垒再分成四层,共三十六垒。每垒都有土皇治理。

九垒

  1. 第一垒色润地
  2. 第二垒刚色地
  3. 第三垒石脂色泽地
  4. 第四垒润泽地
  5. 第五垒金粟泽地
  6. 第六垒金刚铁泽地
  7. 第七垒水制泽地
  8. 第八垒大风泽地
  9. 第九垒洞渊无色刚维地。

地下的世界,便是幽冥了。幽冥世界,常人无法进去,但死后灵魂则不能不去 ── 除非已成神仙。中国人将死后灵魂要去的地方称之为太阴。治理幽冥世界的是五岳,主要是东岳泰山之神。或说,幽冥主管是酆都大帝。幽冥世界是地狱所在,关押生前作恶业的灵魂,也拘禁各类曾在凡间作怪的精灵妖怪。

参考资料

  1.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2. 《云笈七签》卷二十一、二十二《天地部》
  3. 晋‧葛洪:《枕中书》(《元始上真众仙记》)
  4.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5. 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