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觀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宮觀與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是我中華民族文化古老而又常葆青春的一支。它的重要價值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有識之士的公認,也逐漸為國際上所了解。道教文化曾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存在,宮觀是其存在形態之一,同時又在整個道教文化的演變、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了解這一點,對於認識它的面貌、特點有重大的價值,也對當今弘揚其中的具有時代氣息的、積極的內容,對於道教文化本身的發展,有重大的價值。

道教文化的物化表現

宮觀作為道教宗教場所的總稱,是在歷史上逐步形成的。它本身是道教文化的產物,或者說是道教文化的物化。

宮觀的演變

道教的宗教建築泛稱為宮觀,是比較晚的事,至早也早不過唐。考其形成和演變的歷史,可以看到它們是適應道教組織產生和發展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

現在一般都認為,早期道教的宗教建築主要是靖(靜、靜室)和治,另有些道室名廬,治中亦可稱為館。所謂靖或靜,係奉道之家所設立的靜室,意在與家中其他之處隔離。「奉道之家,靖室是致誠之所。其外別絕,不連他屋。其中清虛,不雜餘物。開閉門戶,不妄觸突。灑握精肅,常若神居。唯置香爐、香燈、章案、書刀四物而已。」[1]可見,它最初出現就是為區分聖與凡,道士與一般居民,奉道與俗事的界限而立。

至於天師道的立治,則為道教公共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天師道政教合一的領導機構所在地,它世稱五斗米道,其時即立有二十四治,及張魯時又加設游治。《陸先生道門科略》又列有別治、配治、下治等,當是進一步的發展。這些治或游治,都是道民集中過宗教生活、接受天師道檢察、考校的場所。

張魯降曹操後,政教合一的政權不復存在,治便成了單純的宗教活動場所。《正一法文外籙儀》稱:「凡男女師皆立治所,貴賤拜敬,進止依科,自往教之輕道,明來學之重真。」引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杜明師夢人入其館,是夕謝靈運生會稽。其家以子孫難得,送杜治養之。」這兒所說的館,也就是杜明師(子恭)的治,或治中之室。

道館大約是南朝的習慣叫法,北朝則開始出現道觀的稱呼。陳國符先生引《釋名》曰:「觀者,於上觀望也。」又引注曰:「觀,觀也。周置兩觀以表宮門。其上可居,登之可以遠觀,故謂之觀。」也有人認為,道士名其建築為觀,與他們重視天文、望氣一類觀察活動有關。及於唐,供奉地位隆高的尊神之道觀,被改稱為宮。如天寶二年,唐玄宗詔改西京玄元廟為太清宮,東京為太微宮,天下諸邵為紫極宮[2]。改之為宮,當然是皇帝的特權,不過其基礎仍是道教特有的文化觀念。原來,道教所構想的神仙世界,是一個等級森嚴的世,一如世間的政權制度,天上有最高的尊神治理,而各有僚屬。成仙者可以在天上或仙界其它處所為仙宮。如此則尊神之治所,當然亦可為宮。人間的道觀若是供奉的是此類尊神,當然也可以稱為宮了。像唐代老子被尊為太祖玄元皇帝,其廟固得稱為宮。總之,宮觀的出現和演變皆以道教特有的宗教觀念,文化內涵為依據。

在道教徒,則認為道觀的設置係從自己信仰的神仙世界中取則而來。《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稱:「夫三清上境及十洲五嶽諸名山,或洞天,並太空中,皆有聖人治處。或結氣為樓閣堂殿,或聚雲成台榭宮房,或處星辰日月之門,或居煙雲霞霄之內。或自然化出,或神力造成。或累劫營修,或一時建立。其或蓬萊方丈圓嶠瀛洲平圃閬風昆侖玄圃,或玉樓十二,金闕三千。萬號千名,不可得數。皆天尊太上化跡,聖真仙品都治,備列諸經,不復詳載。必使人天歸望,賢愚異域,所以法彼上天,置茲靈觀。既為福地,即是仙居。布設方所,各有軌制。」

因此,宮觀在道教徒的心目中,是現實化了的理想境地,是凡間的仙境,仙境的下凡。其文化含義是不言而喻的。

同時,宮觀的建築,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道教文化的特殊理念。其中每一項內容都緊緊扣著道教宗教生活的需要,固不待說,就是其形式,也常常是某種理念的體現或者象徵。比如成都青羊宮三清殿共有大柱三十六根,其中木柱八根,象徵八大護法天王,石柱二十八根,象徵二十八宿龍虎山天師府的總體建築設計採取了八卦式佈局,而天師私第三省堂正處於布局中心相當於太極的位置。道教以八卦為陰陽變化之理所寓,而中央的太極則是陰陽出入的門戶,四象和合、五行攢簇都在於此。因此八卦建築的密義,乃象徵天師府效法、寄寓陰陽變化之理,而天師居於太極的位置正表示天師有溝通人神,控制陰陽變化的崇高地位。武當山的整體設計依山水形勢,自然說來得體,體現了道教「道法自然」的思想;而其建築基本上是根據玄帝修仙的神話與傳說來安排佈點的,[3]人們朝山進香或沿路旅遊,也就自然地溫習回味著玄天上帝的有關故事,以及故事中包含的道教信仰,道教精神。至於宮觀中的神像,七星旗,五雷令,如此等等,也都無一不體現著道教特有的神靈、宇宙觀念和宗教修持方法。

總而言之,宮觀是道教理念的體現,是道教特質的象徵。它有很強的標誌性,使得稍具宗教常識的人,一望而知它是道教特有的宗教場所,與其它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有別。

參考資料

  1. 《陸先生道門科略》。
  2. 《舊唐書.玄宗本紀下》。
  3. 王光德、楊立志:《武當道教史略》。

註釋

  1. 《陸先生道門科略》
  2. 《舊唐書.玄宗本紀下》
  3. 王光德、楊立志:《武當道教史略》第四章第二節。

相關條目

  1. 北京白雲觀
  2. 火神廟(北京)
  3. 天后宮(天津)
  4. 十方院道觀(河北鹿泉市)
  5. 天桂山青龍觀(河北平山縣)
  6. 呂翁祠(河北邯鄲市)
  7. 解州關帝廟(山西運城市)
  8. 綿山大羅宮(山西介休市)
  9. 永樂宮(山西芮城)
  10. 水神廟(山西洪洞縣)
  11. 北武當山道觀(山西方山縣)
  12. 龍角山慶唐觀(山西浮山縣)
  13. 北嶽廟(山西恆山)
  14. 太清宮(遼寧瀋陽巿)
  15. 千山無量觀(遼寧鞍山市)
  16. 千山五龍宮(遼寧鞍山市)
  17. 九鼎鐵剎山雲光洞(遼寧本溪縣)
  18. 海雲觀(黑龍江阿城市)
  19. 上海城隍廟
  20. 上海白雲觀
  21. 上海欽賜仰殿
  22. 蘇州玄妙觀
  23. 茅山道院(江蘇句容市)
  24. 乾元觀(江蘇句容市)
  25. 靈威觀(江蘇如皋市)
  26. 抱朴道院(浙江杭州巿)
  27. 塗山禹王宮(安徽蚌埠市)
  28. 齊雲山太素宮(安徽休寧縣)
  29. 裴仙宮(福建福州市)
  30. 石竹山道院(福建福清市)
  31. 元妙觀(福建泉州市)
  32. 桃源洞(福建永安巿)
  33. 西山萬壽宮(江西南昌市)
  34. 龍虎山天師府(江西鷹潭市)
  35. 閤皂山崇真宮(江西樟樹市)
  36. 葛仙山道觀(江西鉛山縣)
  37. 泰山碧霞祠
  38. 東嶽廟(山東泰安市)
  39. 嶗山太清宮(山東青島市)
  40. 嶗山太平宮(山東青島市)
  41. 延慶觀(河南開封市)
  42. 武侯祠道院(河南南陽市)
  43. 嵩山中嶽廟(河南登封市)
  44. 太清宮和老君台(河南鹿邑縣)
  45. 長春觀(湖北武漢市)
  46. 武當山太和宮、紫霄宮(湖北丹江口市)
  47. 真武山道觀(湖北襄樊市)
  48. 五腦山帝主廟(湖北麻城市)
  49. 木蘭山道觀(湖北黃陂縣)
  50. 南嶽山道觀(湖北石首市)
  51. 岳麓山雲麓宮(湖南長沙市)
  52. 衡山南嶽大廟(湖南衡陽市)
  53. 南嶽玄都觀(湖南衡陽市)
  54. 河圖觀(湖南長沙縣)
  55. 陶公廟(湖南長沙縣)
  56. 天后宮(湖南芷江縣)
  57. 廣州三元宮
  58. 純陽觀(廣東廣州市)
  59. 元妙觀(廣東惠州市)
  60. 贊化宮(廣東梅州市)
  61. 石洞玉龍宮(廣東潮陽市)
  62. 西樵山雲泉仙館(廣東南海市)
  63. 沖虛觀(廣東惠州市)
  64. 酥醪觀(廣東惠州市)
  65. 黃龍古觀(廣東惠州市)
  66. 老君洞道觀(重慶)
  67. 青羊宮(四川成都市)
  68. 青城山常道觀(四川都江堰市)
  69. 青城山祖師殿(四川都江堰市)
  70. 青城山建福宮(四川都江堰市)
  71. 青城山上清宮(四川都江堰市)
  72. 二王廟(四川都江堰市)
  73. 高觀(四川江油市)
  74. 鶴鳴山道觀(四川大邑縣)
  75. 雲台觀(四川三台縣)
  76. 金華山道觀(四川射洪縣)
  77. 高峰山道觀(四川蓬溪縣)
  78. 梓橦文昌宮(四川梓潼縣)
  79. 龍泉觀、太和宮金殿(雲南昆明)
  80. 大龍洞道觀(雲南昭通市)
  81. 巍寶山道觀(雲南巍山縣)
  82. 雲峰山道觀(雲南騰衝縣)
  83. 樓觀台(陝西周至縣)
  84. 西嶽廟(陝西華陰市)
  85. 八仙宮(陝西西安巿)
  86. 金台觀(陝西寶雞市)
  87. 太和宮(陝西延安市)
  88. 華山玉泉院(陝西華陰市)
  89. 華山東道院(陝西華陰市)
  90. 華山鎮嶽宮(陝西華陰市)
  91. 重陽宮(陝西戶縣)
  92. 白雲山白雲觀(陝西佳縣)
  93. 龍門洞道院(陝西隴縣)
  94. 驪山老母殿(陝西西安巿)
  95. 張良廟(陝西留壩縣)
  96. 白雲觀(甘肅蘭州市)
  97. 金天觀(甘肅蘭州市)
  98. 玉泉觀(甘肅天水市)
  99. 崆峒山道觀(甘肅平涼市)
  100. 西雲觀(甘肅敦煌市)
  101. 萬壽觀(甘肅臨夏市)
  102. 土樓觀(青海西寧市)
  103. 西源山道觀(青海湟中縣)
  104. 天都山道觀(寧夏海源縣)
  105. 雲泉仙館(香港)
  106. 省善真堂(香港)
  107. 紫闕玄觀(香港)
  108. 蓬瀛仙館(香港)
  109. 青松觀(香港)
  110. 圓玄學院(香港)
  111. 黃大仙祠(香港)
  112. 高雄文化院(台灣高雄)
  113. 文化三清宮(台灣台北)
  114. 指南宮(台灣台北)
  115. 朝天宮(台灣北港)
  116. 贒當宮(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