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道教研究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法國的漢學和道教研究的起始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最初抵達中國的西洋人,是1514年的葡萄牙的傳教士。1585年,西班牙傳教士以西班牙語出版了《漢大王國記》,介紹了有關中國的歷史、文物和語言知識。該書於1588年以法文出版,在歐洲廣泛流傳。從此,歐洲開始了漢學研究。從17世紀後半葉起,歐美漢學的研究主導權一直操在法國的漢學家手裡。法國的漢學研究是從耶穌會傳教士開始的。從1552至1773年,有42名耶穌會傳教士到中國傳教。他們在向耶穌會提供的情報中,談到了道教種種,對道教持全盤否定態度。

傳教士劉應(1656─1737年)在《中國哲學家們的宗教史》中說到「中國共有三種道士。第一種不結婚,僅僅從事煉丹術,他們認為使用仙丹就會長生不老。第二種也結婚。第三種是那些到各家各戶做祈禱活動的人。第一種是一批如同歐洲常見的以薔薇十字會之名而著稱的宗教狂。第二種與普通人沒有區別。第三種都是一些善耍花招的人,足可與街頭藝人相匹敵」。劉應認為佛道兩教是「兩種惡毒之源分成了無數惡臭的小溪,它們以一種比大禹從前把中國從中解放出來的那種有害的洪水更大的水災淹沒了這一遼闊的帝國」。

著名的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在他的《哲學詞典》中就有「中國的教理問答」一章,其中以「老君的宗派」來指稱「道教」。敘利亞語教授德金(JosephdeGuignes,1721─1800年)在他的《匈奴、土耳其、蒙古和其他韃靼諸國通史》(中譯簡稱《匈奴通史》)中,使用了「道士」的專稱,並且稱中國唐代「老子是中國的一神格」。一般認為,法國的漢學研究的奠基人是沙畹(Chavannes,?─1919年)。沙畹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曾在北京的法國駐中國公使館任職。1893年返國後,曾任法蘭西學院中文教授。1910年,沙畹的論文《中國的社神》發表,被公認為歐洲第一篇研究中國古代祭祀儀式的文獻。他的《投龍簡》論文則是第一篇有關道教儀式研究的論文。因此,沙畹被視作法國漢學研究的開拓者,道教學術研究的開山祖師。

馬伯樂的道教研究

沙畹的弟子中有伯希和(Pelliot,1878─1945年),以掠走中國大批敦煌經卷而名聞於世。有葛蘭言(Granet,1884─1941年),以《中國古代的節慶和歌謠》、《中國的宗教》等古代中國人的思想和宗教研究著稱於世。另一個弟子就是馬伯樂(HenriMaspero,1883─1945年)。法國侵佔越南以後,在河內設立了研究東亞的機構,稱為法國遠東學院。大約在1911年前後,巴黎的國家圖書館搜羅到了兩部並不完整明版《道藏》,促進了法國的道教研究。

生平

馬伯樂出身於史學世家,1904年時,就著有埃及財政史的論著。自1911年起任法國遠東學院(河內)的教授,並在遠東地區度過了整整十五個年頭。1920年起任法蘭西學院(巴黎)的教授,連續二十餘年負責其師沙畹創立的「中國語言文學講座」。1944年,馬伯樂任法蘭西學院文學部會長。由於其子參加反法西斯組織,被捕入集中營。在1945年戰爭勝利前夕,病死於集中營內。

著作

馬伯樂的漢學研究,視野寬闊,著作很多。特別是對於漢末以後的中國道教史上的問題,馬伯樂幾乎都有毫不回避的回答,其中最著名的是1937年的講演《道教的神仙 ── 就其如何與神交感而言》,1940年的講演《中國六朝時期的人的宗教信仰和道教》以及《古道教及其養生術》等。馬伯樂的遺稿,後來經由他的弟子和同事戴密微(Demieville,1894─1979年)整理,以《關於中國宗教和歷史的遺稿》(三卷本)為名出版。其中的第二卷以《道教》為題,收集整理了馬伯樂生前的演講稿以及在戰爭期間寫作的一些未曾發表的手稿。戴密微在此書的「序」中稱,「本卷收有關於公元初數世紀的道教的未刊稿三篇。這個時期差不多就是道教後來的基本構成形式形成的決定性時期。亨利.馬伯樂是第一個企圖對這一時期的道教歷史和道教文獻作學術探討的人,幾乎至今仍然是唯一通曉這門學問的人」。1971年,第二卷又以《道教和中國宗教》為名單獨重新出版。《不列顛百科全書》稱該書為「關於道教的最優秀的先驅者的著作」,「西方權威著作」。

貢獻

馬伯樂稱道教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宗教之一」。他在《老子和莊子以及聖人的生的神秘體驗》一文中,認為道家「致力於創造一個對世界的科學化的表象」,指出「道家和道教並不如一般人們所說的那麼不同,他們彼此來自同一種極古老的宗教的根源」。馬伯樂將六朝的道教視作道教發展歷史上的焦點,並把六朝和六朝以前的道教稱為「古道教」。認為唐代以後直到現代的道教處在一個漫長的衰退過程中。其理由是,道士緊縮在道觀之中,逐漸喪失了對民眾的影響力,另外是民間的道士變成了單純的科儀崇拜。

馬伯樂將唐代以後的道教,即吸收了各種方術、儀式成分的道教,稱為「民眾道教」或者「近代民間宗教」,並以此與古道教相區別。馬伯樂對於古道教的研究,是從文獻學入手的。馬伯樂認為古道教是一個以《大洞真經》為傳統的道教集團,與另一個以《靈寶經》為傳統的集團相對立。古道教是「引導信仰者以追求長生和不死為目標的尋求個人解脫的宗教」,而為了長生,古道教就包含著一整套的養形和養性的道術,並且要信仰者積善行德,從有意識的集中精神到無意識地與道冥合為一。這樣就達到了入道的高度神秘主義的境界。正因為如此,馬伯樂認為,老莊的道家思想與道教是沒有區別的。盡管老莊與六朝道教時隔久遠,但是,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它們有著連續性。

馬伯樂的另一名弟子康德謨在單行本《道教和中國宗教》一書的「序言」中說,「馬伯樂的最大的功績就是對於道教,這樣一種難於理解的宗教,給予了理解,提出了問題,並且向著這個方向開拓了道路」。日本京都大學已故著名學者川勝義雄將馬伯樂的法文原著翻譯成了日文,並且曾經評價馬伯樂「是通曉歐亞,唯一獨立探索道教的歷史及其道術的內部體系的人」。這些評價應該說都是並不過分的。馬伯樂的道教研究觀點為後來的法國研究家們所繼承,至今仍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

戴密微

馬伯樂的學生之一戴密微,謙虛敦厚,博學多才,主要從事佛教研究。馬伯樂的道教研究主要是由他的另二名學生所繼承。康德謨(又譯卡頓馬克,MaximeKaltenmark)在1949年至1953年間曾在中國北京的中法研究中心工作,廣泛接觸中國文化和民俗。1953年在北京出版了法文的《列仙傳譯注》。《不列顛百科全書》評價稱該書是「現存最早的道教徒傳記的翻譯,在其長注中還包括許多神話知識」。1957年就任巴黎的法國高等研究院第五組導師,擔任「中國宗教講座」,主講中國道教思想史。1965年在巴黎出版了法文本《老子和道教》,並在以後被翻譯成為英文和德文。《不列顛百科全書》稱其為「關於道家哲學和道教的較好的一般性概論」。此外,康德謨還著有《靈寶五符經》、《太平經的思想》等。

石泰安

馬伯樂的另一位學生石泰安(又譯斯坦安,Rolf A. Stein)教授也曾在中國和越南從事研究工作。1951年任法國高等研究院教授,擔任「遠東和中亞諸宗教的比較研究講座」,研究道教以及西藏,其主要著作《公元二世紀道教的政治動態》,在印度和越南文化的背景上研究中國黃巾之亂和五斗米道徒等問題,開拓了道教研究的方法和視野。1966年以後,石泰安和著名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合作創立了「中國宗教史資料中心」,使法國高等研究院的宗教學部成為歐美最重要的道教和藏傳佛教研究機構之一。

施舟人的道教研究

生平

施舟人(又譯施博爾,KristoferM.Schipper,1934─)是康德謨和石泰安的弟子。施舟人,原籍荷蘭,1953年到法國學習,自1958年起專事道教研究。1962年,以法國遠東學院的研究員身份,到台灣作關於道教的田野調查工作。施舟人以台南著名正一派道士曾賜、陳聬和陳榮盛為師,研究台灣南部靈寶清微宗科儀、制度,歷時七年。1970年回法國時,搜羅了許多台南世家道士祖傳的科儀秘典以及民間流傳的戲曲唱本。1970年起,任法國高等研究院教授。1973年,創立道教研究及資料中心。1975年曾任歐洲研究中國協會的秘書長,並且主持了國際規模的《道藏索引和提要》的編製工作。參加這一系統審核《道藏》中各種經籍的作者、流派、年代和內容以及編製索引工作的專家有法國、意大利、丹麥、荷蘭、瑞士、德國和美國的漢學家。1979年,作為主辦單位之一,施舟人主持了在瑞士蘇黎世召開的「第三次國際道教研究會議」。自1981年起,施舟人多次訪問中國大陸,一次次調查研究大陸道教的歷史和現狀。1989年,施舟人就任法蘭西學院漢學研究所所長。不久,就因研究工作繁忙而離任。大約在1990年代初,又應邀擔任荷蘭萊頓大學教授,奔忙於荷蘭和法國之間。

貢獻

編製了道教研究的工具書

例如:《黃庭經索引》、《抱朴子.內篇索引》、《抱朴子外篇索引》、《雲笈七籤索引》、《道藏通檢》等。其中《道藏通檢》是一字檢索型的工具書。任何人只要記住經名中一個字,就可以查找全名和《道藏》所在卷冊。該工具書經台灣配編於新版《正統道藏》一起發行,流傳廣泛。1996年,上海書店出版了由施舟人原編、陳耀庭改編的《道藏索引 ── 五種版本道藏通檢》,作為新版三家本《道藏》的工具書。國際學術界有人認為,正是由於施舟人編製的大量工具書問世,才促進了1970、1980年代國際範圍出現了道教研究的高潮。

道教儀式的研究

施舟人重視道教儀式的內容、形式和歷史演進的諸多方面。1975年施舟人以大英博物館藏《金籙分燈卷簾科儀全集》為底本,以台南道士曾賜家藏本、陳聬家藏本、湖街道士王龍飛家藏本和《道藏》本相對照,匯校整理了一份《金籙分燈卷簾科儀》的較為完整的經本。在著作中,施舟人還注重當代道士舉行該儀式的實態,以1967年3月6日台灣蘇厝的鄉村金籙祈安禳災醮為例,詳細描述了分燈科儀的壇場設置、神位安排、行儀道士的分工職務幾職責、行儀程序以及演唱的曲譜等等。此外,施舟人還發表了《道教的古典的和地方的儀式》、《「步虛」研究》、《關於中國之替身儀禮》等。

道教史和道教實體的研究

施舟人的第一部道教研究著作是1965年出版的《〈漢武帝內傳〉研究》。《不列顛百科全書》稱《漢武帝內傳研究》是「對於道教徒傳記小說的翻譯以及對茅山派宗教儀式背景的研究」。其後,施舟人的道教史研究大多與道教儀式史有關。例如:《對於都功職務功能的幾點考察》、《關於敦煌文書中所見道士的法位》、《唐代的道教儀禮和地方崇拜》、《趙宜真和道教清微派》等。

道教綜合研究

1982年,施舟人在巴黎出版了《道教之體》,1993年,美國的加裡福尼亞大學出版了該書的英文翻譯本。《道教之體》是一本綜合研究道教的著作。施舟人在英文本〈序言〉中稱,「道教仍然生存著,雖然它面對許多不利的處境。它部分地殘存在中國人每天的生活之中,然而沒有清晰而明確的輪廓。為了考察它們,我們必須深入說明道教各個組成部分,那些涉及到物化的體,還有有關社會的體。也就是說,我們不僅應該考慮到養生的技術和長生之道,而且應該注意到道教的禮拜儀式、神話和神秘的道教法術。所有這些方面,有時讓我們看來有不一致的地方,但是它們在道教之中卻是緊密相連的」。這本著作還認為「普通人的社會、地區和地方的文化、寺廟和社會網絡系統。中國的這一方面 ── 反映著民眾的絕大多數 ── 並不是像宣傳要我們相信的那樣,『愚昧和迷信的人群』。普通人的社會深深扎根於他們信仰和崇拜儀式的傳統之中。這個傳統是強大而旺盛的,足以使道教在經受最嚴厲的迫害之下仍能生存下來。民眾的道教仍保持著它的宗教名山、它的節慶日子和它的祭祀壇場。首先它的掌管文獻寶庫,即《道藏》,是最重要的例子。可以這樣認為,中國民眾的宗教是中國的官方文化和官方意識形態的平衡物」。施舟人的《道教之體》,充分反映了當代法國道教研究家們的胸懷、視野和新的研究方法及其特點。施舟人的這本著作不僅有文獻研究的成果,更有許多調查研究的材料,體現了用結構觀點觀察社會和道教的方法,在傳統研究的基礎上,增添了注意道教實態的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的內容,豐富了一個世紀以來的法國的道教研究的傳統。施舟人在《道教之體》的第一章總論中,認為道教是不能以西方習慣對宗教的看法加以觀察的,「它是中國民眾宗教的最高的表現,它擁有豐富而博大的文獻,其數量超過一千種,並且蘊涵著中國傳統民間信仰的所有方面」。正因為如此,日本學者福井文雅曾經評價施舟人「不僅是法國,也是歐洲站在世界道教研究第一線上的人物」。

羅比萘和塞德爾的道教研究

伊莎貝拉.羅比萘

伊莎貝拉.羅比萘(又名賀貝來,IsabelleRobinet,),從學於康德謨,現為法國普魯旺斯大學的教授,專攻道教思想,特別是道教上清派的歷史、思想和道術。1977年法國漢學研究所出版了她的《七世紀以前對《道德經》的評注》。此書系統地闡述了嚴遵河上公王弼梁武帝周弘正成玄英等對《道德經》的評注。她認為,嚴遵的注「屬於『哲學的』道家學說」,但由於同佛教學說的對抗而作了一系列的調整。她又認為「由於河上公的緣故,《道德經》成了既是一本講統治術的教科書,又是一本講長生不老的方法的教科書。因此,河上公的評注擺脫了莊子淮南子韓非子或嚴遵等把《道德經》看作是掩蓋政治上的考慮那種本體論,也完全不同於後來的王弼對《道德經》所作的那種形而上學的解釋」。而王弼的注是「代表稱之為第三世紀玄學的新道學派的看法」。

從1970年代起,羅比萘教授發表了一系列研究道教上清派的論著。1979年出版的《道士的存想》,在1993年在美國紐約由加拿大的包士廉教授和吉拉德特教授翻譯出版了英文本,書名改為《道士的存想 ── 茅山的上清傳統》。有評論說:「《道士的存想》,是過去十年裡西方出版的有關中國宗教的最重要的書的一種」,它「對於上清傳統的奧妙的和神秘的技術的廣泛考察」,「完整而准確地描述了獨一無二的想象的宇宙論,軀體的象徵體系,星宿旅行,內丹,存想術以及茅山或上清運動的儀式實踐 ── 它構成了全部道教的最重要的基礎傳統之一」。她的著作《道教歷史上的上清派的革命》出版於1984年。該著作對茅山上清派歷史、人物和經典作了詳盡的研究,羅比萘因此獲得了法國國家博士的稱號。在英文本《道士的存想》中,附有羅比萘專門為該書寫的〈後記〉。〈後記〉稱:「上清經典在道教歷史上是極為重要的。這一派被視作在道教宗派的等級制度中處在第四個最高的教義位置。從第六至第十世紀中,上清派在道教徒中發揮過有統治地位的影響」。「上清宗教是一種最接近現實的、有表演風采的和悟徹事物的宗教。它不是一種承諾、等待和末世學的宗教。正是在這一點上,上清派能夠清楚地與其他的道教派別區別開來」。盡管國際學術界對於羅比萘的研究還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但是,她對於茅山上清派的研究,著力最多,並且有許多開拓的看法,這也是舉世公認的。

安娜.塞德爾

安娜.塞德爾(又名石秀娜,Anna Seidel,1938─1991年),出生於柏林,幼年時一直生活在慕尼黑。1961年在慕尼黑大學畢業後,就到巴黎追隨康德謨和石泰安學習道教。1969年以《漢代道教中的老子的神的地位》獲得博士學位。該書被《不列顛百科全書》認為是「關於民間道教的初步研究」。

塞德爾自1970年代起就作為法國遠東學院的成員,長期留居日本京都,編輯出版《法寶義林》和法國遠東學院的學報:《亞細亞研究紀要》。她的研究除了佛教以外,主要是中國的道家和道教。例如:《早期道教救世主的完美形象:老子和李弘》、《張三丰:明代的不朽道士》、《後漢的老子和道教》、《彼世的許可証 ── 後漢墓券中所見的冥界觀》等等。1990年塞德爾發表的《1950年至1990年,西方的道教研究紀事》(中譯又作《西方道教研究史》),被公認為關於這一領域研究的權威綜述。在這篇綜述中,塞德爾引用和分析研究了大約四十年中208名專家的561件論文和專著。其中除了少量中國和中國香港地區的作者以外,少量海外華裔作者和日本作者以外,絕大多數是歐美各國的道教研究專家的作品。唯一遺憾的是缺乏前蘇聯和現俄國的學者的研究成果。在這篇綜述中,安娜.塞德爾還對西方道教研究作了七點「展望」,其中提到了道教學科建設中的某些缺門,某些薄弱環節以及某些課題有待展開等等。這些展望是高瞻遠矚的,因此,塞德爾的這篇綜述在西方被認為是「令人敬畏的、鼓舞人心的和紀念碑式的」。

安娜.塞德爾雖然一生研究道教,但是,她生前一直沒有到產生道教的中國大陸這塊土地上走走看看,因此在分析中國現狀時就失之偏頗了。例如她說「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大學的道教學者,我們的工作是重要的,其原因如果討論起來就太複雜了。他們長期的知識分子的孤芳自賞,他們不重視自己傳統的文人文化,學術水平的低下,徘徊在儒家的對民眾宗教的蔑視,再結合毛主義的反對『封建迷信』的灌輸,高等教育系統的不普及,災難性的圖書館狀況,智力混亂,缺乏足夠的宗教研究的術語以及出版任何有分量的論述道教的東西的政治風險 ── 所有這些和其他的因素已使中國學者幾乎不可能做甚麼關於道教的有意義的工作」。對於這樣一大段引文,我們「討論起來就太複雜了」,我們能夠給予的評價,只能是「不是偏見,就是無知」。

安娜.塞德爾略帶遺憾地說到:「西方人對於道教的研究能夠教育中國人關於中國自己文化的某些東西的這種狀況,可能會冒昧地出現」,這樣一種語氣,已經沒有1950年代前我們的祖輩遇到過的來自西方的「冒險家」們的趾高氣揚,不過留在遺憾之後的仍是高人一等的盛氣凌人。在安娜.塞德爾的眼裡,中國的「學者」至今仍是戴著瓜皮小帽,為著科舉升官而讀書的「儒生」,或者是舉著文明棍仰洋人鼻息的「奴才」,因此,還等待著西方的道教研究家們來教我們讀道經、講神仙故事,乃至於「三跪九叩」。安娜.塞德爾是熱愛中國文化的,但是她的熱愛只是「清楚觀察和同情監視」,也就是鑒賞家對於古董的獵奇感情,耍鳥的人和金絲雀的玩賞感情。在這裡,安娜.塞德爾同樣跳不出西方學者鄙視現實的東方人的陳舊觀念。1991年,安娜.塞德爾在美國逝世,沒有來得及到中國大陸來實地調查,這實在是法國學術界的巨大損失,也讓中國學術界和道教界深知她的人一直感到遺憾。

勞格文和其他中青年學者的道教研究

勞格文

勞格文(又譯拉格威,JohnLagerway,)是一位很有前途的中年學者。他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在獲得東亞語言和文化博士學位,到法國從學於施舟人。1977年以後任職於法國遠東學院。現經常作為該院常駐香港的代表。他曾多次訪問中國台灣和大陸。1981年,勞格文發表了論著《無上秘要 ── 六世紀道教全書》,其中包括有解題、全書目錄的復原、各卷各品的翻譯以及《無上秘要》引文和現存《道藏》原經文的對照。因此,他編寫的《無上秘要引書索引》對於漢魏六朝道教的研究有重要的使用價值。1985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的「道教儀軌和音樂的國際討論會」上,勞格文發表了論文《台灣北部的法場》,論述了台灣北部紅頭道士舉行的驅邪法事。1987年,在埃利亞德主編的《宗教百科全書》中,勞格文還曾執筆編寫了「道教」總條下的「道教的宗教共同體」、「道教的司祭」、「道教的祭祀」等條目。

1987年,美國的麥克米蘭公司出版了勞格文的專著《中國社會和歷史中的道教儀式》。這是第一本用英文為學者和普通讀者寫的關於道教儀式的綜合導論,也是世界上第一本關於道教儀式的專著。全書分為「道教儀式的源流」、「基本的道教儀式」以及「儀式的道教和中國社會」等三個部分,提出了三個中心問題,即:甚麼是道教儀式?它在運用中國人的宇宙論中做了些甚麼?儀式和思想這兩者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又做了些甚麼?勞格文認為道教是深深扎根於中國社會生活中的宗教的象徵和行為系統,儀式就是以行為和音樂對這一系統的表示,因此其中反映著中國人的宇宙論、命理學、生死觀等等,並且同中國社會的政治、歷史、民俗等具有密切關係。第二部分「基本的道教儀禮」是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包括以地方廟祭祀為特徵的醮禮和以家庭為單位的為亡靈所作的功德。勞格文大概是第一個用英文記述道教豐富多彩的儀式名目、科儀經文、道場設施以及有關的榜文、關文等文書乃至於科儀的經訣的西方學者。勞格文在「結論」中認為,「道教是一個複合的象徵結構系統,它以經典和偶像為基礎,在儀式和音樂中得到表現,並且一代又一代地得以繼承」。由於這一論著從社會學、歷史學和人類學的角度系統闡述了道教儀式的豐富內容,學風嚴謹,頗有新意,因此,可以認為,法國的道教研究在新一代研究專家手裡將會更加豐富多彩。

其他中青年學者

弗朗西斯科.維雷倫

弗朗西斯科.維雷倫(又名傅飛嵐,FranciscusVerellen),現任職於法國遠東學院,1989年曾發表過關於杜光庭的研究專著。在1996年的北京的道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張道陵與陵井之傳說》,從地志學和人類學的角度研究道教初創時期的史事,頗有新意。

克里斯汀.莫莉媛

克里斯汀.莫莉媛(又名穆瑞明,ChristineMollier),曾從學於施舟人,現任職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專門從事法國受藏的敦煌文書的編目和整理的研究工作。1990年曾出版專著《五世紀的道教啟示錄 ── 「洞淵神咒經」》。穆瑞明認為,中國原來並沒有像西方宗教中的啟示錄思想的存在。但是道教的《洞淵神咒經》中卻有這類觀念,即:清除邪惡,末日的來臨不可避免;在各種災難紛至沓來時,世界上一切都將毀滅;世界的結束,就是最後的拯救;對於虔誠的信徒的集體拯救,實現烏托邦的社會理想,救世主終將來臨。穆瑞明的思想分析方法是結構的思想方法,並且明顯地是站在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上作道教經典思想的研究。正如穆瑞明在〈緒論〉中說到的,用這樣的方法來研究中國的道教,無疑是一種有價值的嘗試。

其他

還有一些更加年輕的學者,例如:伊莎貝拉.洪(又名洪怡莎,IsbellaHong),專門研究道教神仙呂洞賓。華瀾專門從事邵雍和道教哲學的研究等等。

參考資料

  1. 福井文雅:《歐美の東洋學と比較論》(日本東京:隆文館,平成三年)
  2. Anna Seidel,《Chronicle of Taoist Studies in the West 1950-1990》( KyotoJapan: Cahiersd`Extreme-Asie, 5, 1989-1990,)
  3. Kristofer Schipper, Translated by Karen C. Duval,《TheTaoistBody》(California US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 1993)
  4. Isabelle Robinet,《Taoist Meditation – The Mao-shan Tradition of Great Purity》(New York US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5. John Lagerwey,《Taoist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New York USA: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