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藏是匯集所有道教經典書籍而分類編纂的總集。在唐高宗、武則天時,已有名為《一切道經》的道書匯編。開元年間(713年-741年),唐玄宗下詔搜訪道經,纂修成「藏」,名為《三洞瓊綱》,道教經籍首次正式成藏。此後,宋、金、蒙古、明四代均曾編修過全藏。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編修成《大宋天宮寶藏》,至政和年間(1111年-1118年)擴編成《萬壽道藏》,並首次全藏雕板印刷,到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又編刻《瓊章寶藏》。金代明昌元年(1190年)編刻《大金玄都寶藏》。元太宗九年(1237年)至乃馬真后三年(1244年),編刻《玄都寶藏》。明代正統十年(1445)及萬曆三十五(1607)年編刊了《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清代沒有編刻過全藏,只有選刊明代《道藏》並加以增輯的《道藏輯要》。由於明代《正統道藏》並《萬曆續道藏》是古代《道藏》中唯一的全藏傳本,所以《道藏》一詞常用以指稱此二藏的合印本。近代以來,志於續補明代《道藏》者不乏其人,較重要的成果有民國時期出版的《道藏精華錄》,1950至70年代出版的《道藏精華》,1990年代出版的《藏外道書》、《中華續道藏》、《敦煌道藏》、《道書集成》。2004年,中國道教協會主持編纂的《中華道藏》出版。

歷史

早期對道書的分類和整理

道書的分類和整理工作,始於東晉。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已著錄道書670卷、符籙500多卷。南北朝時,陸修靜廣為搜訪,以「三洞」分類編成《三洞經書目錄》,著錄道書並藥方、符圖等1,228卷,是首部道經書目,又有孟法師按「三洞」「四輔」分類法編纂成《玉緯七部經書目》。此後,陶弘景又撰《經目》和《太上眾經目》。建德三年(574),北周武帝令道士王延校定三洞經書。隋朝官方也進行過收集整理道書的工作。

唐代至五代十國(618-960年)

一切道經

在前代的基礎上,唐代繼而大規模集結道經、編纂道藏。如前述,在唐弘道元年,道士王懸河曾在成都立《道藏經序碑》,而從敦煌遺書發現唐高宗所撰的《一切道經序》表明,當時應有名《一切道經》的道經匯編。唐玄宗即位不久,敕道士史崇玄等與昭文館、崇文館學士,據長安京中藏內見在經書2千餘卷,修成《一切道經音義》。《正統道藏》太平部收有《一切道經音妙門由起》。

三洞瓊網

開元年間(713年-741年),唐玄宗又發使搜訪道經,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瓊綱》,後人用以指稱此藏本身,總計3744卷[1](一說5700卷[2],一說7300卷[3])。天寶七年(748年),詔令繕寫分送各地。

天寶十四年(755年)爆發安史之亂,長安、洛陽兩京秘藏多遭焚燬。上元年間(760年-761年),所收經籙6千餘卷。大曆年間(766年-779年),道士申甫搜尋道經,於京中繕寫,至7千卷。[4]。及至黃巢之亂,「靈文秘軸,焚蕩之餘,散無統紀」,當時有道士神隱子「收拾餘燼,復為三洞經」,但再經五代變亂,「篇章雜揉」[5]

宋遼金元時期(960年-1368年)

大宋天宮寶藏

北宋初年,宋太宗搜尋道書7千餘卷,命徐鉉、王禹偁校正抄寫,刪去重複,得3,737卷。至大中祥符初,宋真宗命王欽若詳定道藏,盡以「秘閣道書」、「太清寶蘊(亳州太清宮唐代道藏寫本)」出降於餘杭郡(今浙江杭州),由戚綸、陳堯佐、道士朱益謙、馮德之等專其修校,凡4359卷。大中祥符九年(1016),王欽若撰篇目上獻,宋真宗賜名曰《寳文統録》。

然而由於「綱條漶漫,部分參差,與《瓊綱》《玉緯》之目,舛謬不同,歲月坐遷,科條未究」[6],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時,道士張君房得到戚綸、王欽若的推薦出任著作佐郎,專事修藏,據朝廷發到餘杭郡及江南各地舊《道藏》經本,銓次成藏。天禧三年(1019)修成,全書以「千字文」為函目,從「天」字到「宮」字,故題名《大宋天宮寶藏》。張君房又撮其精要,撰成《雲笈七籤》。

萬壽道藏

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年─1106年),又詔令搜訪道書,於書藝局令道士元妙宗、王道堅校訂,增至5387卷。政和三年(1113年),再詔搜訪道書。次年,接納黃裳建議,在福州閩縣刻版,完成進經版於京師,共540函,5481卷,稱《政和萬壽道藏》。這是《道藏》全藏首次刊板印刷。

瓊章寶藏

靖康之亂,北方各處《道藏》多燬於兵火,惟南方仍多有全本。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宋孝宗下詔把福州閩縣報恩光孝觀所藏的《政和萬壽道藏》送往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寫成數部,題名為《瓊章寶藏》並分賜各地道觀。

大金玄都寶藏

大定四年(1164年),金世宗詔以南京(今河南開封)的《政和萬壽道藏》經板付中都(今北京)十方天長觀。明昌元年(1190年),詔令十方天長觀提點孫明道搜訪遺經,重修《道藏》,補刻經板。此藏修成凡602帙6455卷,題曰《大金玄都寶藏》。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天長觀失火,經板焚燬。

玄都寶藏

元太宗九年(1237年),宋德方遵從其師丘處機之遺意倡刊《道藏》,令其弟子秦志安在平陽玄都觀總領其事,至乃馬真皇后稱制的第三年(1244年),全藏刊畢,凡7,800餘卷,亦稱《玄都寶藏》。元定宗年間(1246年-1248年),經板移至永樂鎮純陽萬壽宮。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詔令焚毀除《道德經》以外的其餘《道藏》經文印板,遂遭焚毀。

明代(1368年-1644年)

正統道藏

主條目:正統道藏

明成祖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重修道典。正統九年(1444年),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備,正統十年(1445年)校定付印。全藏凡5305卷,採用《千字文》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共480函。因修成於正統年間,後世稱作《正統道藏》。

萬曆續道藏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明神宗命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續補《道藏》。在原《道藏》上續補180卷,仍以《千字文》為函目,自「杜」字號至「纓」字號,凡32函。總計明代《道藏》凡5485卷,512函。由於明代《正統道藏》並《萬曆續道藏》是古代《道藏》中唯一的全藏傳本。清末八國聯軍之亂,明代《道藏》經板悉遭焚燬。及至民國初年,上海涵芬樓據北京白雲觀藏本影印,得以流通至今。

清代(1644年-1912年)

道藏輯要

主條目:道藏輯要

清代沒有編刻過全藏,只有選刊明代《道藏》並加以增輯的《道藏輯要》。康熙年間(1662─1722年),彭定求選錄《正統道藏》的精要約2百多種,編成《道藏輯要》。嘉慶年間(1796─1820年),蔣元庭增輯清代道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賀龍驤等再行增輯並在成都二仙庵翻刻,新增道書114種。

近代(1912年至今)

近代以來,志於續補明代《道藏》者不乏其人。民國時期,丁福保精選明代《道藏》及藏外道書100種148卷為《道藏精華錄》。1952至1979年間,蕭天石編輯了十七輯《道藏精華》。1992年和1999年,巴蜀書社和新文豐出版社均以補續明代《道藏》為旨,分別出版了《藏外道書》和《中華續道藏》。1999年,又有編收敦煌考古發現唐代道經的《敦煌道藏》,以及遍收道書的《道書集成》面世。2004年,中國道教協會主持編纂的《中華道藏》出版,盡錄明代以前道教典籍。

相關條目

道藏源流考

註釋

  1. 見《文獻通考》卷224引《宋三朝國史志》
  2. 見《道藏尊經歷代綱目
  3. 杜光庭刪《太上黃籙齋儀》卷52
  4. 見杜光庭《太上黃籙齋儀》卷52
  5. 見《道藏尊經歷代綱目》
  6. 《雲笈七籤》序

參考資料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227,229,230,1701頁。
  2. 李養正:《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05─308,358─359頁。
  3.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第171─172,417,803,829,931頁。
  4.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二卷,第297-303,788-799,802-805,931頁,第三卷,第212-216,462─463頁,第四卷,第453-464頁。
  5.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11-27,第32-33頁。
  6. 朱越利:《道經總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第144─146,148─149,150─154,155─162,327─329頁。
  7.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上冊,第182─188頁。
  8. 黃開國、李剛等主編:《諸子百家大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617頁。
  9. 朱越利:《道經總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第251─252頁。
  10. 任繼禹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頁1至10、頁1531。
  11. (法)施舟人原編,陳耀庭改編:《道藏索引--五種版本道藏通檢》之胡道靜〈序〉、施舟人〈序〉、陳耀庭〈改編者的話〉﹝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道藏源流
唐代 三洞瓊綱
北宋 大宋天宮寶藏 | 雲笈七籤 | 萬壽道藏
南宋 瓊章寶藏
金代 大金玄都寶藏
元代 玄都寶藏
明代 正統道藏 | 萬曆續道藏
清代 道藏輯要
民國 道藏精華錄
當代 道藏精華(1956至1979年) | 莊林續道藏(1975年) | 藏外道書(1992年)
中華續道藏(1999年) | 敦煌道藏(1999年) | 道書集成(1999年)
中華道藏(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