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香爐,道教宮觀及科儀壇場的常用法具,用以盛裝燃燒的香。古代中國祭祀最早時並沒有焚香之禮,也無香爐之用,而主要是通過燔柴煙薰的形式將敬意上達天神。秦漢時有以香草薰衣之俗,並將盛香草之器稱「薰籠」。漢至兩晉時期,香爐出現於上層社會並逐漸被推廣,如《初學記》中引《漢官典職》云:「漢尚書郎,給端正侍女史二人,潔衣服,執香爐,燒薰,從入台中。」東晉葛洪《西京雜記》則記載,有長安工匠丁諼者製作被中香爐,又制「九層博山香爐」,其上鏤有奇禽怪獸。又據東晉盧諶《祭法》云:「香爐,四時祀,坐側皆置。」可見東晉祭祀時已用香爐。道教宮觀和科儀中使用香爐始於南北朝時期,如《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誡營始》卷三稱:香爐的製作材料共有十五種,一者雕玉,二者鑄金,三者純銀,四者鍮石,五者鑄銅,六者柔鐵,七者七寶,八者雕木,九者彩畫,十者純漆,十一者瓷作,十二者瓦作,十三者石作,十四者竹作,十五者時作。這些香爐有大有小,外形各異,或舞鳳盤龍,或飛雲卷霧,或樸素平縵,其足則有三足、六足、九足、獨足等各種類型。

參考文獻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