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黃酒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炮製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雄黃」又名雄精、石黃、薰黃、黃金石,産自湖南、甘肅、雲南、四川等地。雄黃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服,主要用做解毒、殺蟲,外用治療惡瘡、蛇蟲咬傷等效果較好。作爲一種中藥藥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爲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登涉〉說:廣成子黃帝佩雄黃而衆蛇皆去,入山林者帶武都雄黃則不畏蛇。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卷四說雄黃有殺百毒,辟百邪的功能,人佩帶雄黃則鬼神不能近,入山林則虎狼不敢傷。中國神話傳說中常有用雄黃來克制修煉成精的動物的情節,古人將雄黃粉末撒在蚊蟲孳生的地方,還有飲用雄黃酒以避邪的習俗。明朝高濂《遵生八箋》卷四〈四時調攝〉說:民間在五月五日午時,要飲菖蒲雄黃酒,期望辟除百疾,防止百蟲傷害。我國不少地方至今還有喝雄黃酒的習慣,每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將雄黃酒塗在小孩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雄黃能使孩子不受蛇蟲傷害。

參考文獻

  1. 晉‧葛洪撰:《抱朴子內篇》〈登涉〉,《道藏》本。
  2. 宋‧唐慎微撰:《證類本草》,卷四,《四庫全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