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雜誌)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弘道》青松觀香港道教學院主辦的文化刊物,宗旨在於深層次地探討、多角度地介紹、廣範圍地弘揚道教文化,內容既強調學術性,亦注重知識性。

欄目

該刊設立的欄目,有道教論壇、道教哲學、道教倫理、道教戒律、道教法術、道教神仙、道教人物、道教經典、道教宗派、道教養生文化、道教基礎知識、道教與科學、道教與教育、道教與民俗、道教與生態環保、道教與文學藝術、道教與音樂美學、道教與其他宗教、道教與現代社會、海外道教、朝山訪道、圖書評介、會議綜述等。

各期目錄

第四十二期

特稿

  • 卿希泰:在慶祝青松觀創建六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對青松觀「全真道研究中心」的兩點希望

道教論壇

  • 胡孚琛:為學與為道
  • 戈國龍:內在的田野,心性的考古:宗教學研究的另類思路
  • 陳霞:道教善書對生態倫理的啟發

道教經典

  • 徐山:《老子》「白--黑」顏色詞的價值取向
  • 劉泳斯:《李筌陰符經疏》成書年代考

道教人物

  • 尹志華:清末北京白雲觀方丈高仁峒行實
  • 張應超:道教文化向世界的可喜探索--黃世真道長弘道事跡簡記

修煉養生

  • 熊春錦:漢代以前黃老學說中的「守一法」
  • 羅明月:道教飲食中的養生義理

道法科儀

  • 張振國:禳災遠害驅邪的傳統符咒
  • 胡小柳:有關《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的訪談

文學藝術

  • 黃景春:談談《紅樓夢》中的神仙
  • 陳耀庭:胸中有道,處處有美--讀唐誠青道長《誠青道人書畫集》

當代道教

  • 郭樹森、歐陽鎮:論當代道教的振興之路
  • 丁常雲:試論道教筥觀管理與社會經濟發展

學術動態

  • 午火:「探古鑒今--全真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 賴全:《漢唐道教論集》觀點述評


第四十三期

特稿

  • 陳耀庭:全真道詩欣賞又三題 / 陳耀庭

道教論壇

  • 葛榮晉:糊塗哲學與智慧人生--「大智若愚」的現代詮譯
  • 馬潔身、趙曦:道家道教學說的人文精神
  • 潘存娟:《道德經》的心理平衡論

道教思想

道教經典

道教宗派

  • 傳鳳英:全真道衍派--北京桃源觀千峰派簡介
  • 蕭霽虹:長春派遺脈在昆明的傳承

道法科儀

  • 陳敬陽:回顧1986年香港蓬瀛仙館與青松觀啟建的全真法會

道教與民俗

  • 陳金鳳:道教桃文化摭說
  • 王育婧:上海竹枝詞中的城隍信仰

道教與武術

  • 楊子路:醫道與武道--以道醫與內家拳為例的辯析
  • 郭曉峰:試論《道德經》對中國劍術修煉的影響

朝山訪道

  • 黃景春:天池的王母宮和福壽觀

圖書評介

  • 蕭海燕:《道教老學史》評介
  • 張宏敏:《王陽明與道家道教》簡評


第四十四期

特稿

  • 張振國:閔智亭道教思想窺見

道教論壇

  • 王卡:如何認識看待道教的方術
  • 劉仲宇:關注道教養生學的當代生存環境
  • 若水山人:小議道教的貢獻與弊端

道教經典

  • 高原樂:敦煌本《化胡歌》八首校註

道教神仙

  • 朱越利:宋元士人、士大夫與呂洞賓形象(上)

丹道養生

  • 段新龍:略述黃元吉的內丹心性之學
  • 李玉用:論道教文化與溫泉養生

道教法術

  • 魏小巍:法術與道教的宗教經驗

道教文學

  • 譚敏:《道教靈驗記》中的法器靈驗故事
  • 劉永霞:九華仙子到凡塵,涼夜山頭吹玉笛--游九言之《華陽洞詞》賞析

道教音樂

  • 呂暢:論道教音樂的雙重屬性

區域道教

  • 丁常春、吳振亞:四川全真道歷史和現狀概述
  • 張華、鄭勇華:聖旨解秘:明代武當山輝煌發展成因

碑刻史料

  • 徐雪凡:從浙江道教碑刻看浙江道教發展史(上)
  • 趙衛東:山東道教碑刻輯錄(三)

朝山訪道

  • 趙玉春:平吧蒙山白雲岩清虛觀

圖書評介


第四十五期

特稿

  • 田海撰,劉艷、張崇富譯:瑤牒新釋

道教論壇

  • 尹振環:無為必無名,無名方無為——再談「何為無為,誰之無為」
  • 章偉文:老子「道」文化精神的現代價值
  • 文英玲、鄧佩玲:《道德經》與品格教育

道教神仙

人物思想

  • 蕭海燕:論褚伯秀莊學中的性命雙修思想
  • 秦國帥:王志謹《盤山語錄》修道思想略論

丹道養生

  • 許天賜:七病歌

區域道教

  • 張澤洪: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梅山教與道教關係論略
  • 劉春雷:海上有仙山——膠東地區的仙道文化與宗教信仰

道教與儒釋

  • 孫君恆、董雪:《淮南子》禮學新論
  • 韓煥忠:憨山德清的《莊子內篇注》

道教與文學

  • 羅偉國:拘神德清的《水滸》

碑刻歷史

  • 徐雪凡:從浙江道教碑刻看浙江道教發展史(下)
  • 王東:與山陽有關的窯神廟碑刻


第四十六期

特稿

  • 戈國龍:對性命雙修思想的現代思考

道教論壇

  • 葛榮晉:「為而不爭」與「捨得之道」
  • 韓煥忠:誰知莊子是真儒——覺浪道盛的《莊子提正》
  • 閻莉:權威與信仰:以真武神性及信仰內容的衍變為視角

道教經典

  • 郭武:關於《五篇靈文》
  • 高原樂:敦煌本《尹喜哀歎》五首校註

道教人物

  • 張悅:章獻明肅皇后受籙考

丹道養生

  • 汪登偉:蘇元朗非內丹師說
  • 曾傳輝:養生問答五則

道教文學

  • 劉康樂:詩與歌的變奏:唐代道教詩歌的新形式
  • 高國藩:幻化人生 以苦為樂——論韓國道教化漢文小說

道教與儒釋

  • 李波:明代桐城《莊子》研究——以方以智與錢澄之為中心

近現代道教

  • 劉泳斯:以慈護道:近代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慈善事業淺論——從民國年間道院與世界紅卍字會關係談起

會議綜述

  • 秦國帥:「全真道與明清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圖書評介

  • 賴全:櫻花樹下問仙道——小林正美著《中國的道教》評介
  • 李繼武:道教究竟何時創立?


第四十七期

特稿

  • 胡孚琛:時代的驕子 民族的精英——為錢學森院士百年誕辰而作

道教論壇

  • 尹振環:姓名的老子是老聃還是太史儋——析《史記》中的三位老子
  • 王巧玲:論元代著名道士畫家王蒙
  • 李玉用:三教融合視野下的道教思想及其發展

道教典籍

道教神仙

  • 田海撰;邢飛、張慧敏、張崇富譯:關羽信仰興盛與道教的關係

道教丹法

  • 韓吉紹:煉丹術中的外來礬石
  • 余強軍:清代黃元吉論道教內丹學之「真意」

音樂藝術

  • 劉麗君:莊子的音樂寓言——「《咸池》之樂」
  • 張魯君:《太平經》的圖像思想

道教與儒釋

  • 施保國:對儒家「道統」的反動——方東美論道家對宋明新儒家的影響

道教仙話

  • 張振國:《夷堅志》中的仙道故事
  • 譚銘泉:綿竹九龍活靈官與藥王孫思邈的故事

人物訪談

  • 徐菲:關於《法言會纂》和法言壇的幾個問題——訪劉伯谷先生

圖書評介

會議綜述

  • 午火:第七屆國際道教學術研討會綜述


第四十八期

特稿

  • 樊光春:2010年後中國道教走各觀察

道教論壇

  • 戈國龍:也談「靈性市場」
  • 李似珍:老壽星與道教神仙關係辨識
  • 覃延佳:從「天門三真君」到「三元教主」:唐葛周之身份演變

道教經典

丹道養生

  • 丁常春:蔣植陽內丹學之「修道外護事」析論
  • 劉嗣傳:道教養生文化與武當武術

科儀法術

  • 張振國:道教徒的稱謂、持齋與「戊不朝真」
  • 孫王成:茅山法物二種

道教倫理

  • 孫瑞雪:淺議文昌帝君信仰在中國傳統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道教文學

道教與其他文化

  • 韓煥忠:唯以老莊說老莊——從佛道論衡看唐初高僧對老莊的理解
  • 李從娜:朱謙之與老莊道學

朝山訪道

  • 李遠國:南豐道教考察記
  • 鄭艷:北京白雲觀燕九節民俗文化及記述調查報告

圖書評介

  • 劉固盛、王闖:評《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
  • 周冶:體茲正道,悟彼重玄——《重玄之思:成玄英的重玄方法和認識論研究》述評


第四十九期

特稿

  • 鍾肇鵬:人生、永恒與不朽

道教論壇

  • 周立昇:安命精神家園──莊子對人生境界的追尋
  • 戈國龍:神與神性:兩種宗教類型與宗教的兩個維度
  • 易宏:「I AM」「如」「自然」──從哲學與宗教的幾個中心詞看東西方文化會通

經典文獻

  • 黃熹:《老子翼》與焦竑作《翼》之旨
  • 王守亮:讀〈會仙左壇題字〉札記

道教神仙

  • 高國藩:敦煌文本與土地神
  • 楊培德:關於梓潼神廟內的張獻忠塑像

丹道法術

  • 汪登偉:「五字三峰」考
  • 南信雲:方士趙炳與古代禁咒之術

道教宗派

道教文學

道教與儒釋

  • 樂愛國:道教對《孟子》「仁民愛物」的吸取與詮釋──兼論道教生態倫理與儒家的差異
  • 韓煥忠:居士善會莊子心──楊文會的《南華經發隱》

科學與美學

  • 楊子路:仙道與數理──宋元道教圍棋文化之特質
  • 古嶼鑫:「遊蜀似還蜀」:張三丰的自然審美趣味論

圖書評介


第五十期

特稿

  • 李永明:思前想後──香港道教學院成立20周年的感想

道教論壇

  • 戈國龍:弘教與弘道──對道教教育的一點思考
  • 朱越利:跨文化視角與「道教學譯叢」
  • 葛榮晉:開展田野調查,追尋歷史記憶──兼論王屋山是全真教活動的重鎮

道教經典

  • 尹振環:簡帛對今本《老子》的顛覆不能熟視無睹──揭穿唐玄宗對《老子》的瞞和騙
  • 吳受琚:清沈彤精抄、精批本《莊子》經眼錄

道教神仙

  • 于國慶:道教神仙東王公形象的歷史演變
  • 黃永鋒:中國民間藥王信仰探略

丹道養生

  • 盧理湘:道教金液玉液養生論
  • 丁強:《神仙起居法》注

道教文學

  • 陳耀庭:不惹人間桃李花──白玉蟾的〈臥雲〉詩
  • 劉永霞: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煙──顧況的茅山情結

道教與儒釋

  • 白嫻棠:以道解佛:劉一明注解佛經的特點──以《心經解蘊》為例考察
  • 韓煥忠:「修多羅義解南華」──趙樸初居士與《莊子》

經濟與民俗

  • 梁理中:從市場營銷學看全真道之發展
  • 張開華:試論傳統廟會的民俗文化功能──以上海龍華、豫園、聖堂廟會為例

碑刻史料

  • 趙國慶:藥王山太玄石碑文考釋
  • 周郢:泰山「張三丰題刻」考辨

圖書評介


第五十一期

特稿

  • 熊鐵基:道教的產生及其文化意蘊

道教論壇

  • 周贇:淺論道家學派何以更能包容科學思想
  • 杜軍、張玉:揭開神秘面紗,重現科學真容──論道教氣功的科學精神及其養生功用
  • 郭碩知:對《道德經》第十一章的宗教學分析

道教經典

  • 姜守誠:擇墓之善惡──《太平經》卷50〈葬宅訣〉解讀
  • 張陽:《道藏》本《圖經衍義本草》源流考

神仙人物

  • 宋峰:關羽兵器考究──兼論關羽神化的歷程
  • 孔祥毓:來去不聞山鳥喧,三生石上龍蛇年──第四十七代天師張貞一考略

道法科儀

  • 張振國:「三朝」、「寄庫」與冥器

道教歷史

  • 張華、鄭勇華:武當山五龍宮興建起因略探/
  • 胡小柳:近代道教發展遲滯之原因新論──以什邡地區的道教為例

道教與民俗

  • 陳金鳳:屠蘇酒中的道教風味
  • 羅偉國、倪雅菁:城隍廟 ‧ 城隍神 ‧ 竹枝詞

朝山訪道

  • 劉婷:道教聖地三清山
  • 孫君恆:山東訪道記

學術回顧

  • 陳耀庭:「十年磨一劍」──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三教關係研究班」成果述評
  • 趙衛東:關於《山東道教碑刻集》的兩點補充說明

圖書評介

  • 秦國帥:在歷史的天空下──評《金元全真道教史論
  • 曹誠:魂牽夢繞「重陽」魄──《尋跡重陽宮》讀後


第五十二期

特稿

  • 高國藩:敦煌西王母神話與西部道教養生文化

道教論壇

  • 王巧玲:論道家獲得人生幸福的智慧
  • 馬樞廷:老子語境中的「朴」與心靈的自由
  • 馬潔身、趙曦:由「逍遙遊」領悟莊子所勾畫的人生境界

哲學思想

  • 周立昇:道體與玄理 ——王弼《老子注》對道的玄解
  • 房媛:《道德經》的廉潔思想管窺

道教經典

  • 汪登偉:《道樞‧參同契上篇》為《太易丹書》改寫本考

神仙人物

  • 陳廣忠:「北海若」考
  • 由申:清代道士婁近垣及其主要思想

丹道養生

  • 余強軍:道教內丹學的「陽生活子時」

道法科儀

  • 易宏:「叩齒」略考
  • 張振國:上海浦東散鮮花歌詞的生活情結

道教與女性

  • 李永庚:楊貴妃與道教
  • 張悅:宋代后妃入道現象初探——以仁宗郭皇后為例

朝山訪道

  • 鄧靜、黃永鋒:漱月含珠 鍾靈毓秀——廣州純陽觀獨特的人文氣息
  • 孫王成、鄭傳鳳:茅山宗師後人茅山尋親記

圖書評介


第五十三期

特稿

  • 蕭登福:宋後儒家經籍及修身法門的宗教化與道教化

道教論壇

  • 戈國龍:修道現象學研究筆記
  • 葛榮晉:葛洪的心靈養生論與現代人類生活
  • 孫亦平:論茅山乾元觀在江南全真道中的地位與影響

道教經典

  • 張永宏:《老子》第二十六章「輕」「重」新解

丹道養生

  • 李遠國:論王道淵性命混融的內丹學說
  • 呂暢:略談道教養生的道與術

道法科儀

  • 萬景元:道教法籙概論
  • 覃延佳:「道體」師用:廣西上林縣西燕師公《大齋請聖科》分析

道教與儒釋

  • 韓煥忠:一貫別傳南華經——吹萬廣真對《莊子》的禪學解讀
  • 張宏敏:馬一孚論道家道教

道教與文學

  • 易中亞:莊子對當代作家王蒙的影響
  • 丁培仁:遊道小集

人物專訪

朝山訪道

  • 張方:太原尋訪全真遺跡
  • 趙秀麗:即墨鄉村道教考察記

圖書評介


第五十四期

特稿

道教論壇

  • 王宗昱:堅持正一道教研究的基礎性地位
  • 張崇富:全球化時代道教發展面臨的挑戰
  • 容志毅:四維立則國家穩

道教經典

神仙人物

  • 陳廣忠:《淮南子》中的「赤松子」及其在漢代的影響
  • 侯照民:尹志平繼任全真掌教始末考

丹道養生

  • 丁常春:蔣植陽內丹學之「大乘」、「上乘」思想論略
  • 許天陽:也談「築基

文學與音樂

  • 鍾肇鵬:悟道四首
  • 楊澤善、譚大江:淺談武當山道教音樂在歷史演變中的三個時期

道教與儒釋

  • 張雪松:劉元真、呂伯強考——淺談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虛構」的佛道之爭

文化大觀

  • 梁理中:道教與茶文化之關係
  • 張振國:道教的「台」

圖書評介

  • 蘇軼璇:劉處玄在早期全真道發展中的道門貢獻和理論建設——兼評強昱著《劉處玄學案
  • 趙芃:區域道教史研究的成功之作——讀《江西道教史》有感


外部鏈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