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七檁五架梁前後步廊式。正殿內祀明代銅鑄王母坐像。殿兩側為耳房,前有配殿。正間向東延伸,名觀瀾亭,門懸「觀瀾亭」和「咽石山房」匾。西配殿又稱藥王殿,原供唐代名醫[[孫思邈]],今為泰山文物展室。山門上嵌清道光年間
    1 KB(3个字) - 2015年11月25日 (三) 10:41
  • '''神仙服食靈草菖蒲丸方傳''',又名《菖蒲傳》。撰人不詳。書中提及「大曆十四年」(779),當出於唐代。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本篇稱菖蒲 [[Category: 洞神部方法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Category: 醫學與藥理學]]
    1 KB(15个字) - 2013年8月26日 (一) 14:29
  • [[Category: 洞玄部威儀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1 KB(19个字) - 2013年9月18日 (三) 14:03
  • 2 KB(2个字) - 2015年11月3日 (二) 16:43
  • '''星綱五斗籙''',正一派之法[[籙]]。唐代道經《[[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中收錄有「太上正一星綱
    367字节(3个字) - 2015年11月5日 (四) 16:13
  • [[Category: 太平部]][[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2 KB(15个字) - 2014年5月12日 (一) 17:45
  • [[Category: 洞玄部威儀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879字节(19个字) - 2013年9月15日 (日) 16:23
  • |built=唐代咸通年間(860年-873年) '''興隆觀'''位於北京市平谷區峨眉山上,始建於唐代咸通年間(860年-873年)。據1934年《平谷縣誌》記載:
    1 KB(64个字) - 2010年10月30日 (六) 20:55
  • '''北斗治法武威經''',原不題撰人。約出於唐代。《宋史‧藝文志》著錄唐[[李筌]]撰《北帝武威經》一卷 [[Category: 洞神部方法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2 KB(20个字) - 2016年3月2日 (三) 13:07
  • [[Category: 正一部]][[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1 KB(9个字) - 2013年9月18日 (三) 14:23
  • …為「太上無極大道至真玉皇尊帝」。蓋出於唐代,一卷,收入《[[正統道藏]]》洞玄部威儀類。按半景齋是一種齋期僅半日之簡易齋法,自清旦至正午謂之「半景」。唐代道書《[[齋戒錄]]》已提及靈寶諸齋中有半景齋法。本書載
    1 KB(10个字) - 2013年9月18日 (三) 14:22
  • 2 KB(20个字) - 2019年5月30日 (四) 13:53
  • [[Category: 洞玄部本文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
    2 KB(15个字) - 2014年1月3日 (五) 16:00
  • [[Category: 洞神部眾術類]][[Category: 唐代道教經典]][[Category: 外丹]]
    1 KB(20个字) - 2013年8月26日 (一) 14:34
  • **第三節、唐代宮觀中的道教造像藝術
    3 KB(7个字) - 2010年10月31日 (日) 00:11
  • '''洞靈觀(江蘇宜興市)''',道教宮觀,供奉「洞靈真人」亢倉子,位於江蘇宜興市,此地在唐代曾被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相傳春秋時陳國人庚桑
    1 KB(3个字) - 2015年11月12日 (四) 15:52
  • '''李武就造天尊像石''',造於唐代貞觀四年(630年),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 [[Category:唐代道教雕塑]][[Category:造像石]]
    1 KB(9个字) - 2010年11月20日 (六) 01:02
  • 1 KB(9个字) - 2015年12月6日 (日) 10:41
  • …「十善願」,亦即修道者內心所發十種願望。據稱誦習此經者自然安樂,得居淨土。從殘存經文看,與P3711《[[太玄真一本際經]]》第一卷部分文字相同。疑係唐代道士摘錄《本際經》而改編成書。
    889字节(6个字) - 2013年6月16日 (日) 16:12
  • 4 KB(57个字) - 2011年10月31日 (一) 12:05

查看(前20个 | 后20个)(20 | 50 | 100 | 25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