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道教經典”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60行: 第60行:
 
</div>
 
</div>
 
<div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background: #fff; padding: 15px 10px 10px 10px;">
 
<div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background: #fff; padding: 15px 10px 10px 10px;">
{{main|《中華道藏》道 法眾術 列表}}
+
{{main|《中華道藏》道 教科儀類 列表}}
 
 《中華道藏》把[[洞淵派]]、[[北帝派]]、[[天心派]]、[[玄帝真武派]]、[[真元派]]、[[清微神霄派]]、[[孝道淨明派]]、[[徐仙派]]等道法經典,以及《[[上清靈寶大法]]》、《[[道法會元]]》、《[[靈寶領教濟度金書]]》、《[[法海遺珠]]》等道法總集,歸類為第四部類《道法眾術》。
 
 《中華道藏》把[[洞淵派]]、[[北帝派]]、[[天心派]]、[[玄帝真武派]]、[[真元派]]、[[清微神霄派]]、[[孝道淨明派]]、[[徐仙派]]等道法經典,以及《[[上清靈寶大法]]》、《[[道法會元]]》、《[[靈寶領教濟度金書]]》、《[[法海遺珠]]》等道法總集,歸類為第四部類《道法眾術》。
 
<div style="clear: both; margin: -0.8em;">&nbsp;</div>
 
<div style="clear: both; margin: -0.8em;">&nbsp;</div>
第71行: 第71行:
 
</div>
 
</div>
 
<div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background: #fff; padding: 15px 10px 10px 10px;">
 
<div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background: #fff; padding: 15px 10px 10px 10px;">
{{main|《中華道藏》道 教科儀 類列表}}
+
{{main|《中華道藏》道 法眾術 類列表}}
 
 《中華道藏》把科戒威儀、靈寶諸齋儀、燈儀法懺章表等與道教儀式相關的經典,歸類為第五部類《道法眾術》。
 
 《中華道藏》把科戒威儀、靈寶諸齋儀、燈儀法懺章表等與道教儀式相關的經典,歸類為第五部類《道法眾術》。
 
<div style="clear: both; margin: -0.8em;">&nbsp;</div>
 
<div style="clear: both; margin: -0.8em;">&nbsp;</div>
第82行: 第82行:
 
</div>
 
</div>
 
<div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background: #fff; padding: 15px 10px 10px 10px;">
 
<div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background: #fff; padding: 15px 10px 10px 10px;">
{{main|《中華道藏》道史 仙傳 類列表}}
+
{{main|《中華道藏》 仙傳 道史類列表}}
 
 《中華道藏》把《[[列仙傳]]》、《[[神仙傳]]》、《[[猶龍傳]]》、《[[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等神仙高道傳,以及《[[十洲記]]》、《[[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岱史]]》等仙境名山志歸類為第六部類《道史仙傳》。
 
 《中華道藏》把《[[列仙傳]]》、《[[神仙傳]]》、《[[猶龍傳]]》、《[[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等神仙高道傳,以及《[[十洲記]]》、《[[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岱史]]》等仙境名山志歸類為第六部類《道史仙傳》。
 
<div style="clear: both; margin: -0.8em;">&nbsp;</div>
 
<div style="clear: both; margin: -0.8em;">&nbsp;</div>

2013年5月28日 (二) 22:24的版本

道教百科全书网站
已有5,318篇中文条目
道教百科全书网站
已有5,318篇中文条目
新闻|历史|人物|信仰|经典|神仙|宫观|修持|仪式|艺术|音乐|文学|研究

简介

道教经典是道教教义的文字记录,也是道教历史的记录,它本身有一个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它演变出独特的分类法,诸多道书经目,形成《道藏》。在这一历程中,它的社会影响在扩大,甚至有的道经传到海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道经除了它的版本价值,还有中国社会史、哲学史等史料学的价值,更可贵的,道经中保存了大量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资料,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所必不可少。另外,从中还能发现许多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珍贵材料。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之一,包罗万象,不仅为我们领略道教,也为我们领略中国文化提供了一块宝地。

 

三洞真经

三洞真经是指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的道经。南朝道士陆修静在《三洞经书目录》中首创把道经分为洞真部、洞玄部和洞神部。按历代道书的解释,“洞”的意思是“通”,其中洞真部以《上清经》为首,其特点是“灵秘不杂”,故号称“洞真”;洞玄部以《灵宝经》为首,其特点是“生天立地,功用不滞”,故号称“洞玄”;洞神部经典以《三皇文》为首,其特点是“召制鬼神,其功不测”,故号称“洞神”。

《中华道藏》第一部类《三洞真经》把相关经典细分为洞真上清部、洞玄灵宝部、洞神三皇经、三洞经教等子类

 

四辅真经

四辅真经是指太清部、太平部、太玄部和正一部的道经。由于“三洞”分类未能囊括所有道书,所以后人在这基础上引申出“四辅”分类作为补充。太清部补充洞神部,主要讲述丹道;太平部补充洞玄部,以《太平经》为主;太玄经补充洞真部,以《道德真经》为主;正一部补充各部,以经箓为主。

《中华道藏》第二部类《四辅真经》把相关经典划分为太平部诸经、太玄部经诀、正一部经箓、道德真经、四子真经、黄帝阴符经、道教易学、太清金丹经、太清摄养经等子类。

 

道教论集

历代高道著作甚多,《中华道藏》把《尹文子》、《淮南子》、《抱朴子》、《无能子》等诸子论集,《坐忘论》、《玄纲论》等道学论著,全真祖师王重阳与弟子的文集,以及《无上秘要》、《三洞珠囊》、《云笈七签》等道教类书,归类为第三部类《道教论集》。

 

道法众术

《中华道藏》把洞渊派北帝派天心派玄帝真武派真元派清微神霄派孝道净明派徐仙派等道法经典,以及《上清灵宝大法》、《道法会元》、《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法海遗珠》等道法总集,归类为第四部类《道法众术》。

 

道教科仪

《中华道藏》把科戒威仪、灵宝诸斋仪、灯仪法忏章表等与道教仪式相关的经典,归类为第五部类《道法众术》。

 

道史仙传

《中华道藏》把《列仙传》、《神仙传》、《犹龙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神仙高道传,以及《十洲记》、《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岱史》等仙境名山志归类为第六部类《道史仙传》。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