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的版本间的差异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Chishing.lee(讨论 | 贡献) |
||
第16行: | 第16行: | ||
</div> | </div> | ||
--> | --> | ||
+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 ||
+ | <div style="width:100%; background:#57727b; height:40px; margin-top:10px;"><h2 style="line-height:32px; height:32px; padding:5px 0px 5px 15px; border-bottom: 0; font-size: 110%; color: #fff; font-weight: bold; text-shadow: #000 1px 1px 3px;">特色條目</h2> | ||
+ | </div> | ||
+ | </div> | ||
+ | <div style="border: 1px solid #aaa; background: #fff; padding: 15px 10px 10px 10px;"> | ||
+ | {{Feature03}} | ||
+ | <div style="clear: both; margin: -0.8em;"> </div> | ||
+ | </div> |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 <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width: 100%; margin-top: 10px;"> | ||
<div style="width:100%; background:#57727b; height:40px; margin-top:10px;"><h2 style="line-height:32px; height:32px; padding:5px 0px 5px 15px; border-bottom: 0; font-size: 110%; color: #fff; font-weight: bold; text-shadow: #000 1px 1px 3px;">特色條目</h2> | <div style="width:100%; background:#57727b; height:40px; margin-top:10px;"><h2 style="line-height:32px; height:32px; padding:5px 0px 5px 15px; border-bottom: 0; font-size: 110%; color: #fff; font-weight: bold; text-shadow: #000 1px 1px 3px;">特色條目</h2> |
2016年5月19日 (四) 12:12的版本
特色條目王重陽(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後因參加武舉而易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嚞(或喆),字知明,號重陽子,以「害風」為自稱,是全真道的開創者,被尊為「北五祖」之一。他上承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喦、海蟾帝君劉操的法脈。他在世時創立了全真道,傳教足跡遍及陝西、山東、河南地區。其門下弟子甚眾,當中最著名的七位是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後世尊稱為「北七真」。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六年(1269年)敕封王重陽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進一步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特色條目呂喦(或作嵓、巖,字洞賓,號純陽子,以字行世,世稱呂洞賓。呂洞賓師事鍾離權,後曾傳道予劉海蟾及王重陽,被全真道尊奉為「北五祖」之一。呂洞賓在民間亦是十分著名的仙真,是民間傳說中「八仙」的其中一位。呂洞賓的靈應聖蹟在宋元兩代均得到官方認可及褒揚。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就曾下詔封呂洞賓為「妙通真人」。在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正月,朝廷褒贈呂洞賓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在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再被朝廷進一步敕封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特色條目《道藏輯要》是清代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編纂的一套大型道教叢書。這套叢書分為二十八卷,以天上二十八宿依次命名,最初是由北京覺源壇(又名第一覺壇)信士蔣元庭(蔣予蒲,1796年-1820年)所編輯及刻印。蔣元庭先後主持刻印過數個版本,它們的裝禎、冊數及卷數不盡相同,較好的版本收錄的近300部經典中,約三分之二輯錄自《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而其餘約三分之一是「藏外」經典,大多數為明清時期新出或新撰的經典。《道藏輯要》的出版過程和其收錄經典,反映了清代中晚期的道教發展,尤其是當時全真道及呂祖道壇的狀況。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莫尼卡發起了道藏輯要研究計畫,旨在發掘、整理與出版關於《道藏輯要》的學術研究成果。 |
道經金句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新書推介精選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