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派”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丘祖創龍門派: 龍門派創於宋元間太祖師王重陽弟子丘處機祖師,故為重陽派的支派一種,主張繼承重陽師訓。 #懲忿窒欲 ── 心...)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丘祖創龍門派
+
== 丘祖創龍門派==
 
 龍門派創於宋元間太祖師[[王重陽]]弟子[[丘處機]]祖師,故為[[重陽派]]的支派一種,主張繼承重陽師訓。
 
 龍門派創於宋元間太祖師[[王重陽]]弟子[[丘處機]]祖師,故為[[重陽派]]的支派一種,主張繼承重陽師訓。
  
 
#懲忿窒欲 ── 心神不搖,不管肉體久暫,只求精神永留
 
#懲忿窒欲 ── 心神不搖,不管肉體久暫,只求精神永留
#融匯儒佛 ── 重陽祖師 要求 門徒 每人必 讀《[[心經]]》、《[[孝經]]》、《[[老子]]》以求通悟三教。
+
#融匯儒佛 ── 重陽祖師 建議 門徒讀《[[心經]]》、《[[孝經]]》、《[[老子]]》以求通悟三教。
#遵行戒律 ── 龍門派有三壇大戒: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授戒過程有一百天,戒條有數百條之多。
+
#遵行戒律 ── 龍門派有三壇大戒:[[ 初真戒]] [[ 中極戒]] [[ 天仙戒]] [[ 授戒]] 過程有一百天,戒條有數百條之多。
#勤練[[內丹]] ── 受《[[周易參同契]]》影響,主張修煉內丹求水火相交以達長壽。
+
#勤練[[內丹]] ── 受《[[周易參同契]]》影響,主張修煉[[ 內丹]] 求水火相交以達長壽。
  
 興定四年(1220年),丘祖偕弟子[[尹 平]]、[[李志常]]、[[宋德方]]等十八人從萊州出發,應召偕使者劉仲祿往大雪山見[[ 成吉思汗]] ,勸其戒殺遷善可得長壽,行程歷時兩年,西行萬里,太祖賜號「神仙」、「大宗師」,弟子李志常作《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述頗詳。
+
 興定四年(1220年),丘祖偕弟子[[尹 平]]、[[李志常]]、[[宋德方]]等十八人從萊州出發,應召偕使者劉仲祿往大雪山見成吉思汗,勸其戒殺遷善可得長壽,行程歷時兩年,西行萬里,太祖賜號「神仙」、「大宗師」,弟子李志常作《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述頗詳。
  
 元太祖賜以虎符璽書,丘祖掌管天下道教,詔免道院及道眾一切賦稅差役,於是道侶雲集,玄教日興,遂在燕京建立平等、靈寶、長生、明真、平安、消災、長春、萬蓮等八個教會,並於各地設立宮觀,設壇作醮,從而擴大[[全真教]]。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詔改太極宮為長春宮,賜丘祖金虎牌,主領道教。七月丘祖飛昇,殯於白雲觀處順堂。龍門派乃不如前興旺。
+
 元太祖賜以虎符璽書,丘祖掌管天下道教,詔免道院及道眾一切賦稅差役,於是道侶雲集,玄教日興,遂在燕京建立平等、靈寶、長生、明真、平安、消災、長春、萬蓮等八個教會,並於各地設立[[ 宮觀]] ,設壇作醮,從而擴大[[全真教]]。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詔改太極宮為長春宮,賜丘祖金虎牌,主領道教。七月丘祖飛昇,殯於白雲觀處順堂。龍門派乃不如前興旺。
  
王常月中興龍門派
+
== 王常月中興龍門派==
 康熙年間,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得龍門派第六代祖師趙真嵩真傳天仙大戒,於順治十二年秋遊京師,次年三月望日,說戒於白雲觀,凡三次說戒登壇,得弟子千有餘人。從此龍門派再度興盛起來。
+
 康熙年間,龍門派第七代律師[[ 王常月]] 得龍門派第六代祖師趙真嵩真傳天仙大戒,於順治十二年秋遊京師,次年三月望日,說戒於白雲觀,凡三次說戒登壇,得弟子千有餘人。從此龍門派再度興盛起來。
  
 
 後來王常月又率徒南下,到武當山、南京、杭州、湖州等地,立壇傳教,龍門派影響遍及大江南北,黃河兩岸。
 
 後來王常月又率徒南下,到武當山、南京、杭州、湖州等地,立壇傳教,龍門派影響遍及大江南北,黃河兩岸。
  
 王常月卒後,受康熙帝封為「抱一居士」,並命於其墓建享堂立塑象,每年忌日遣官設祭,門徒著有《龍門心法》二卷。龍門派遂興盛至今。[[蓬瀛仙館]]亦屬龍門派,供奉丘祖師。
+
 王常月卒後,受康熙帝封為「抱一居士」,並命於其墓建享堂立塑象,每年忌日遣官設祭,門徒著有《[[ 龍門心法]] 》二卷。龍門派遂興盛至今。[[蓬瀛仙館]]亦屬龍門派,供奉丘祖師。
  
 龍門派是全真道的一個支派,奉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為開派祖師。因丘處機曾隱修隴州龍門山,故取名「龍門」。自清初王常月在北京[[白雲觀]]以及南京、杭州、武當山等地傳戒收徒之後,龍門派於是中興,盛傳天下。其間支派繁衍,很多支系更流傳至近現代,為最繁盛的道派,幾乎就是全真道的代表。世有「龍門半天下」之說。龍門派以精於[[ 內丹]] 學著稱於世,其中如[[伍守陽]]、[[柳華陽]]、[[劉一明]]等皆為有名的內丹理論家。
+
 龍門派是全真道的一個支派,奉[[ 全真七子]] 之一的丘處機為開派祖師。因丘處機曾隱修隴州龍門山,故取名「龍門」。自清初王常月在北京[[白雲觀]]以及南京、杭州、武當山等地傳戒收徒之後,龍門派於是中興,盛傳天下。其間支派繁衍,很多支系更流傳至近現代,為最繁盛的道派,幾乎就是全真道的代表。世有「龍門半天下」之說。龍門派以精於內丹學著稱於世,其中如[[伍守陽]]、[[柳華陽]]、[[劉一明]]等皆為有名的內丹理論家。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第25行: 第25行:
 
#李養正主編:《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5至116頁。
 
#李養正主編:《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5至116頁。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一卷,第200至205頁。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一卷,第200至205頁。
 +
 +
{{全真道}}
 +
[[Category:道教宗派]]
 +
[[en:The Dragon Gate Sect]]

2015年10月29日 (四) 14:51的最新版本

丘祖创龙门派

龙门派创于宋元间太祖师王重阳弟子丘处机祖师,故为重阳派的支派一种,主张继承重阳师训。

  1. 惩忿窒欲 ── 心神不摇,不管肉体久暂,只求精神永留
  2. 融汇儒佛 ── 重阳祖师建议门徒读《心经》、《孝经》、《老子》以求通悟三教。
  3. 遵行戒律 ── 龙门派有三坛大戒: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授戒过程有一百天,戒条有数百条之多。
  4. 勤练内丹 ── 受《周易参同契》影响,主张修炼内丹求水火相交以达长寿。

兴定四年(1220年),丘祖偕弟子尹志平李志常宋德方等十八人从莱州出发,应召偕使者刘仲禄往大雪山见成吉思汗,劝其戒杀迁善可得长寿,行程历时两年,西行万里,太祖赐号“神仙”、“大宗师”,弟子李志常作《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颇详。

元太祖赐以虎符玺书,丘祖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院及道众一切赋税差役,于是道侣云集,玄教日兴,遂在燕京建立平等、灵宝、长生、明真、平安、消灾、长春、万莲等八个教会,并于各地设立宫观,设坛作醮,从而扩大全真教。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诏改太极宫为长春宫,赐丘祖金虎牌,主领道教。七月丘祖飞升,殡于白云观处顺堂。龙门派乃不如前兴旺。

王常月中兴龙门派

康熙年间,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得龙门派第六代祖师赵真嵩真传天仙大戒,于顺治十二年秋游京师,次年三月望日,说戒于白云观,凡三次说戒登坛,得弟子千有馀人。从此龙门派再度兴盛起来。

后来王常月又率徒南下,到武当山、南京、杭州、湖州等地,立坛传教,龙门派影响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

王常月卒后,受康熙帝封为“抱一居士”,并命于其墓建享堂立塑象,每年忌日遣官设祭,门徒著有《龙门心法》二卷。龙门派遂兴盛至今。蓬瀛仙馆亦属龙门派,供奉丘祖师。

龙门派是全真道的一个支派,奉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开派祖师。因丘处机曾隐修陇州龙门山,故取名“龙门”。自清初王常月在北京白云观以及南京、杭州、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之后,龙门派于是中兴,盛传天下。其间支派繁衍,很多支系更流传至近现代,为最繁盛的道派,几乎就是全真道的代表。世有“龙门半天下”之说。龙门派以精于内丹学著称于世,其中如伍守阳柳华阳刘一明等皆为有名的内丹理论家。

参考资料

  1.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52至660页。
  2.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四卷,第77至183页。
  3. 李养正主编:《道教手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5至116页。
  4.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一卷,第200至205页。
全真道
祖师 北五祖 东华帝君王玄甫 | 正阳帝君锺离权 | 纯阳帝君吕喦 | 海蟾帝君刘操 | 重阳帝君王嚞
北七真 遇仙派 丹阳真君马钰 | 南无派 长真真君谭处端 | 随山派 长生真君刘处玄 | 龙门派 长春真君丘处机

崳山派 玉阳真君王处一 | 华山派 太古真君郝大通 | 清净派 清静真君孙不二

南五祖 紫阳真人张伯端 | 翠玄真人石泰 | 紫贤真人薜式 | 翠虚真人陈楠 | 紫清真人白玉蟾
经典 重阳立教十五论
三大祖庭 山西芮城永乐宫 | 陕西户县重阳万寿宫 | 北京白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