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第2行: 第2行:
 
{{Newsbymonth
 
{{Newsbymonth
 
|content=
 
|content=
 +
==「府城小封神」 舞演台南廟宇、民俗與鄉野傳說==
 +
*12月29、30日,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用舞蹈說府城的故事,將於於台南市立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演出歲末新作《府城小封神:土地、神明與稻仔》。《府城小封神》靈感來自台南文士許丙丁發表於《三六九小報》上的漫畫《小封神》,同時也是第一本以台南寺廟神佛為主角的白話文漫畫,台南為台灣寺廟密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婚嫁看日子、起厝看風水、取名字排八字、問神擲筊求功名利祿,看節氣翻農民曆,生活中到處充滿這樣的習性。《府城小封神》在舞台上呈現台南的廟宇、民俗與鄉野傳說,[[臨水夫人廟]][[陳靖姑]]鬥法金雞鬼,「[[王母娘娘]]蟠桃宴」由真人舞者演出藝閣人偶。本次演出亦特別邀請台南家傳三代之百年北管樂團「正和軒」現場演奏鬧台,呈現一個有舞有音有色的鬧熱台南文化風景。[http://www.cnyes.com/life/Content/20121212/KFOI2RHRPEMO.shtml?c=life 鉅亨網]<br style="clear:both;">
 
==浙江道教首屆玄門講經論壇在杭開幕==
 
==浙江道教首屆玄門講經論壇在杭開幕==
 
* 12月29日至30日,浙江道教首屆玄門講經論壇在杭州舉行,旨在通過道教辭旨暢達、啟迪世人,並探索道教與社會的融通之處,以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需求。本次活動由浙江省道教協會主辦,杭州市道教協會承辦,以「愛國愛教、尊道貴德」為主題,主要圍繞《[[道德經]]》、《[[清靜經]]》、《[[南華真經]]》等經典進行釋解。會上,浙江溫州、金華、杭州、金華、台州、湖州、嘉興各地道教界代表發言「問道」,提出自己對道教經典的新解。 除了大道高德匯聚一堂,講經活動還吸引來了外國學者。一位來自德國的浙江大學哲學系博士後何心鵬告訴記者,他對道教很感興趣,看過許多[[老子]]、[[莊子]]所著的書籍,道教也是他的研究領域之一。他表示這樣大型的講經形式還是第一次參加,這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道教濟世利人的社會責任,慈愛和同的處世方法,以及天人和諧的生態智慧等,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而浙江道教歷史悠久,在中國道教的發展史中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玉皇山福星觀]]的殿宇重輝,[[張大仙廟]]的恢復開放,都體現了杭州在文化多元、宗教和睦、社會和諧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杭州市玉皇山福星觀道長陳崇貴認為,現今的「高壓」社會下,我們常常會被煩躁和焦慮困擾,令人難以釋懷。而道教的精髓就在於喜歡愉悅,可以讓人在「亞歷山大」中體會到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享受一種久違的寧靜和祥和。[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12/30/c_114218045.htm 新華網]<br style="clear:both;">
 
* 12月29日至30日,浙江道教首屆玄門講經論壇在杭州舉行,旨在通過道教辭旨暢達、啟迪世人,並探索道教與社會的融通之處,以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需求。本次活動由浙江省道教協會主辦,杭州市道教協會承辦,以「愛國愛教、尊道貴德」為主題,主要圍繞《[[道德經]]》、《[[清靜經]]》、《[[南華真經]]》等經典進行釋解。會上,浙江溫州、金華、杭州、金華、台州、湖州、嘉興各地道教界代表發言「問道」,提出自己對道教經典的新解。 除了大道高德匯聚一堂,講經活動還吸引來了外國學者。一位來自德國的浙江大學哲學系博士後何心鵬告訴記者,他對道教很感興趣,看過許多[[老子]]、[[莊子]]所著的書籍,道教也是他的研究領域之一。他表示這樣大型的講經形式還是第一次參加,這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道教濟世利人的社會責任,慈愛和同的處世方法,以及天人和諧的生態智慧等,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而浙江道教歷史悠久,在中國道教的發展史中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玉皇山福星觀]]的殿宇重輝,[[張大仙廟]]的恢復開放,都體現了杭州在文化多元、宗教和睦、社會和諧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杭州市玉皇山福星觀道長陳崇貴認為,現今的「高壓」社會下,我們常常會被煩躁和焦慮困擾,令人難以釋懷。而道教的精髓就在於喜歡愉悅,可以讓人在「亞歷山大」中體會到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享受一種久違的寧靜和祥和。[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12/30/c_114218045.htm 新華網]<br style="clear:both;">

2012年12月31日 (一) 23:13的版本

本月新聞

「府城小封神」 舞演台南廟宇、民俗與鄉野傳說

  • 12月29、30日,雞屎藤新民族舞團用舞蹈說府城的故事,將於於台南市立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演出歲末新作《府城小封神:土地、神明與稻仔》。《府城小封神》靈感來自台南文士許丙丁發表於《三六九小報》上的漫畫《小封神》,同時也是第一本以台南寺廟神佛為主角的白話文漫畫,台南為台灣寺廟密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婚嫁看日子、起厝看風水、取名字排八字、問神擲筊求功名利祿,看節氣翻農民曆,生活中到處充滿這樣的習性。《府城小封神》在舞台上呈現台南的廟宇、民俗與鄉野傳說,臨水夫人廟陳靖姑鬥法金雞鬼,「王母娘娘蟠桃宴」由真人舞者演出藝閣人偶。本次演出亦特別邀請台南家傳三代之百年北管樂團「正和軒」現場演奏鬧台,呈現一個有舞有音有色的鬧熱台南文化風景。鉅亨網

浙江道教首屆玄門講經論壇在杭開幕

  • 12月29日至30日,浙江道教首屆玄門講經論壇在杭州舉行,旨在通過道教辭旨暢達、啟迪世人,並探索道教與社會的融通之處,以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需求。本次活動由浙江省道教協會主辦,杭州市道教協會承辦,以「愛國愛教、尊道貴德」為主題,主要圍繞《道德經》、《清靜經》、《南華真經》等經典進行釋解。會上,浙江溫州、金華、杭州、金華、台州、湖州、嘉興各地道教界代表發言「問道」,提出自己對道教經典的新解。 除了大道高德匯聚一堂,講經活動還吸引來了外國學者。一位來自德國的浙江大學哲學系博士後何心鵬告訴記者,他對道教很感興趣,看過許多老子莊子所著的書籍,道教也是他的研究領域之一。他表示這樣大型的講經形式還是第一次參加,這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道教濟世利人的社會責任,慈愛和同的處世方法,以及天人和諧的生態智慧等,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而浙江道教歷史悠久,在中國道教的發展史中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玉皇山福星觀的殿宇重輝,張大仙廟的恢復開放,都體現了杭州在文化多元、宗教和睦、社會和諧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杭州市玉皇山福星觀道長陳崇貴認為,現今的「高壓」社會下,我們常常會被煩躁和焦慮困擾,令人難以釋懷。而道教的精髓就在於喜歡愉悅,可以讓人在「亞歷山大」中體會到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享受一種久違的寧靜和祥和。新華網

第6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在龍虎山舉行

  • 12月28日,第六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在中國道教發祥地江西龍虎山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高道大德、文化精英300多人聚集一堂,妙語論道。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主持張金濤表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兩岸高道大德、專家學者以論壇為紐帶,以道教文化為載體,共同探討如何『傳承、和諧、健康、發展』道教文化。我們秉承『和而不同、百花齊放』的宗旨,兼容並蓄道教文化思想的成果,集眾人之所長,成道教之樹,在新時代更加生機勃發。」「道教在所有的宗教中歷史最為悠久,炎黃子孫沒有不信道的。」台灣中華道教總會理事長張檉在論壇上表示,「魯迅先生說,中國的根基全在道教。孫中山先生也說『能結合成種種相同民族的道理,自然不能不歸功於血統、生活、語言、宗教和風俗習慣這五種力』,而中華民族的生活習慣都是從道教而來。」「我的師傅、第63代天師張恩溥先生告訴我,道教的最大功能在於聚合民族心靈。20多年前,我開始和大陸宗教界接觸,其目的就是希望我們的心靈結合在一起。」張檉表示,「傳承傳統文化是教徒的歷史責任,道教文化就是中國民俗文化最大的基礎。」近年來,海峽兩岸道教界交流活動日趨頻繁,層次不斷提高。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今,台灣的主要道教團體如台灣「中華道教總會」、全真道教會、大甲三清總道院等團體,曾多次組團來大陸參訪。大陸各道教協會、名山宮觀,也多次應邀前往台灣進行交流活動。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舉辦六屆以來,已成為兩岸道教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第六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期間,兩岸宗教人士嗣漢天師府論道、龍虎山攝影展、龍虎論道大講堂等活動也在龍虎山同時舉行。中國新聞網

吉林省道教協會書畫院成立暨書畫展舉行

  • 12月26日,吉林省道教協會在省民族幹部學校舉行吉林省道教協會書畫院成立儀式暨首屆書畫展。全省各宮觀代表、眾多道眾及書畫藝術愛好者、社會各界有關人士共80餘人參加了成立儀式並參觀書畫展。道教書畫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傳統文化瑰寶之一,省道教書畫院的成立為我省道教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創建了平台,對陶冶情操、提高情趣,弘揚道教優秀文化,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展會收到書畫作品200餘幅,今天展出60餘幅,展覽預計12月27日結束。展品將組織義賣,所得款項悉數用於慈善事業。吉林新聞網

北京發現當地最大道教龕窟 現存圓雕、高浮雕摩崖造像24尊

  • 12月26日中國文物網報導,近日北京市延慶縣文物部門在舊縣鎮燒窯峪村附近的山上發現一處道教題材的龕窟,其中現存圓雕、高浮雕摩崖造像24尊。經核實,這是目前北京地區已發現的道教龕窟中規模最大的一處。據延慶縣文委有關人士介紹,此次發現的道教龕窟位於燒窯峪村正北約1公里的山崖二層斷崖上,坐北向南,距地表約100多米,距崖頂6米。這處龕窟包括三官殿、真武殿、娘娘殿。其中三官殿呈長方形,面闊3.5米,進深3.3米,高只有2米,裡面供奉著3尊圓雕造像,均寬衣博帶、雙腿盤坐。中間的造像雙手放在胸前,兩側一像手持石杵,一像手持法器。目前,這3尊造像的頭都已不見蹤跡。經專家研究推斷,燒窯峪摩崖造像是目前北京地區已發現的道教題材的龕窟中規模最大的一處,現存圓雕、高浮雕造像24尊。其中,三官殿西岩壁上還保存著一處高0.9米、寬0.61米的摩崖石刻,字跡模糊不清,隱約可以看出有「萬曆」等字。從造像形制、供奉內容、碑刻文字等方面分析,燒窯峪摩崖造像應開鑿於明代。目前,延慶縣文物部門已經對該摩崖造像實施初步保護,並正在申請文物保護項目,擬對其進行更加全面的保護。中國文物網

西安舉行首屆道教慈善節日慶典

  • 12月23日,在來自道教界、學術界、新聞界、慈善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近300人的一片祝賀聲中,為期三天的首屆道教慈善節日慶典活動在西安隆重開幕。據瞭解,經西安青華宮管理委員會研究,決定以慈善祖師農曆十一月十一太乙救苦天尊寶誕在西安舉辦首屆道教慈善節日慶典活動。活動期間,將舉辦太乙祖庭和慈善祖庭掛牌儀式;舉辦「道教太乙救苦與慈善文化」講座;舉辦慈善祖師太乙救苦天尊誕辰慶賀祝壽法會;舉辦慈善文化經驗交流會;舉行慈善聖地青華宮籌建報告會;舉辦書畫筆友會等活動。鳳鳯網

韶關太傅廟擬建道教醫院懸壺濟世

  • 12月23日中國新聞網報導,廣東韶關太傅廟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正逐恢復舊貌,目前正在籌建道教醫院,擬用道家的醫術和養生理念為百姓治病。太傅廟位於韶關市東堤北路,大門正對著湞江,門楣上雕刻著「太傅府」三個古樸蒼勁的大字。據廟中的碑文記載,該廟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和醫藥學家葛洪於東晉咸和初年始建,至今已有1680多年。太傅廟鼎盛時,一度修建殿堂房舍四百多間,佔地兩萬多平方米。隨著時代變遷,太傅廟歷經滄桑,大部分殿堂被毀。據廟中住持冷寒冰介紹,北伐時太傅廟變身孫中山的戰後醫院,後又成余漢謀的兵團司令部。到了「文革」時期,太傅廟先後成為學校、服裝廠,最後徹底變成民居,曾經高大寬敞的殿堂被改成上下兩層的民房,供數十戶人居住2001年,太傅廟歸還道教,韶關市民宗局官員特地前往武當山,邀請正一派十四代大弟子冷寒冰到太傅廟主持廟務。經過十年的化資,目前已經在原址上重建了三清殿、真武殿、太歲殿、黎母宮、太傅廟等殿堂。冷寒冰說,太傅廟正在按古貌恢復,目前他正在籌集資金建道教醫院。建成後,將邀請老中醫坐堂,免費或低價為民眾看病,「屆時,還將設一個養生堂和講經樓,講授道教知識、傳授太極養生之道等。」中國新聞網

山東道協召開第五次代表會議

  • 12月16日,山東省道教協會第五次代表會議今天在濟南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山東省道教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討論並修改通過了《山東省道教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山東省道教協會第五屆理事會;通過了山東省道教第五次代表會議決議;選舉劉懷元為新一屆山東省道教協會會長。會議要求,新一屆省道協領導班子要團結帶領全省廣大道眾,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強道教規範化管理,加強道教信仰建設、道風建設和組織建設,以戒為師、淡泊名利、注重修持、戒驕戒躁,大力弘揚正氣,相互團結,彼此尊重,樹立良好的道風。大力弘揚道教優秀文化,培養愛國愛教的道教人才。繼續開展養老助殘、捐資助學、救助孤寡、施藥治病、修橋補路、救災救急等公益慈善活動,積極探索服務社會的新途徑、新方法,為國分憂,為民解難,充分發揮道教界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大眾網

中國道教協會組團赴韓國訪問交流

  • 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韓兩國建交20週年之際,中國道教協會代表團一行7人應邀於2012年赴韓國訪問交流。代表團團長為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丁常雲,代表團成員有國家宗教局外事司主任科員肖德雄、中國道教協會國際部副主任尹志華、浙江天台山桐柏宮住持張高澄等。與中國道教協會代表團一同應邀赴韓訪問交流的還有北京大學王宗昱教授和金勳教授、四川大學詹石窗教授等專家學者。中國道教協會


 

新聞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