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樂分類與形式”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分為由人聲唱誦的「聲樂」和由樂器、法器演奏的「器樂」兩種形式。 教內部對上述兩種形式有自己的慣有稱謂,稱...)
 
第1行: 第1行:
 
{{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
  
 道教音樂分為由人聲唱誦的「聲樂」和由樂器、法器演奏的「器樂」兩種形式。
+
 道教音樂分為由人聲唱誦的「聲樂」和由樂器、法器演奏的「器樂」兩種形式 。道教內部對上述兩種形式有自己的慣有稱謂,稱聲樂形式為「韻」、「韻腔」、「韻子」等;稱器樂形式為「曲牌」、「牌子」等。在以上兩種形式中,因各自的運用場合和接受對象不同,聲樂部分又有「陰韻」、「陽韻」,器樂部分有「正曲」、「耍曲」之分
  
  教內部對上述兩種形式有自己的慣有稱謂,稱聲樂形式為「 」、「 腔」、「韻子」等;稱器樂形式為「曲牌」、「牌子」等。
+
== 與陽 ==
  
  在以上兩種形式中,因各自 運用場合和接受對象不同 聲樂部分又有 陰韻 」、「陽韻 器樂 分有 正曲 」、「 耍曲 之分
+
  陰韻是用於外壇齋醮 韻腔 多在 賑濟 」、「 放施食」等度幽薦亡的陰事道場中使用。 陽韻 是用於內壇祀典儀式中的韻腔 一般在殿堂內 唱誦,多在 朝聖拜斗 」、「 祈讓祝福 等陽事道場中使用
  
  陰韻是用於外壇齋醮的韻腔,多在「賑濟」、「放施食」等度幽薦亡的陰事(超幽)道場中使用。
+
== 正曲與耍曲 ==
陽韻是用於內壇祀典儀式中的韻腔,一般在殿堂內部唱誦,多在「朝聖拜斗」、「祈讓祝福」等陽事(祈福)道場中使用。
 
  
 正曲主要用於內壇陽事 (祈福) 太平齋醮科儀及外壇陰事 (超幽) 薦亡齋醮科儀程序進行的中間,在轉壇之際演奏。
+
 正曲主要用於內壇陽事太平齋醮科儀及外壇陰事薦亡齋醮科儀程序進行的中間,在轉壇之際演奏 。耍曲是吸收民間音樂發展變化而形成的曲牌,主要在為俗民百姓做道場時於開壇之前和收壇之後演奏,帶有很強的娛樂性質
  
耍曲是吸收民間音樂發展變化而形成的曲牌,主要在為俗民百姓做道場時於開壇之前和收壇之後演奏,帶有很強的娛樂性質。
+
[[Category:道教音樂]][[Category:道教音樂 分類]]
 
 
韻腔形式有獨唱、齊唱、散板式吟唱等,體裁包括「頌」、「讚」、「步虛」、「偈」等格式。頌、讚、步虛和偈,單一使用時,它是結構短小的分上下句式或起承轉合的四句式歌曲;若將某一曲調配上若干段不同的經文,便可構成大型的更複雜的曲式結構,運用這種一腔多用的組合變化手法,與經文念白、誦經、禹步等合用在法事中,根據法事情節需要,組合串聯各種頌、讚、步虛、偈等道曲,形成既有著千變萬化,卻又萬變不離其宗的聲樂唱誦形式。
 
器樂形式中所使用的樂器,不同的宮觀和不同的流派有所不同。正一道所使用的樂器豐富,吹、拉、彈、打樂器俱全,演奏技法較為高超。全真道所用的樂器主要是打擊樂器(法器),部分宮觀加有少許管弦樂器,演奏形式較為單一,主要用作渲染道場氣氛,及為唱誦韻腔伴奏。
 
 
 
[[Category:道教音樂]][[Category:道教音樂 形式]]
 

2008年11月9日 (日) 22:28的版本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分类与形式
声乐 器乐 乐器
道教音乐流派
正一道音乐 全真道音乐
道教音乐谱辑
玉音法事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全真正韵
各地道教音乐
北京白云观 苏州 龙虎山
武当山 茅山 上海 崂山
三秦 四川 东北 台湾 香港

道教音乐分为由人声唱诵的“声乐”和由乐器、法器演奏的“器乐”两种形式。道教内部对上述两种形式有自己的惯有称谓,称声乐形式为“韵”、“韵腔”、“韵子”等;称器乐形式为“曲牌”、“牌子”等。在以上两种形式中,因各自的运用场合和接受对象不同,声乐部分又有“阴韵”、“阳韵”,器乐部分有“正曲”、“耍曲”之分。

阴韵与阳韵

阴韵是用于外坛斋醮的韵腔,多在“赈济”、“放施食”等度幽荐亡的阴事道场中使用。阳韵是用于内坛祀典仪式中的韵腔,一般在殿堂内部唱诵,多在“朝圣拜斗”、“祈让祝福”等阳事道场中使用。

正曲与耍曲

正曲主要用于内坛阳事太平斋醮科仪及外坛阴事荐亡斋醮科仪程序进行的中间,在转坛之际演奏。耍曲是吸收民间音乐发展变化而形成的曲牌,主要在为俗民百姓做道场时于开坛之前和收坛之后演奏,带有很强的娱乐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