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派”的版本间的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丹鼎派又稱金丹道教,是對[[道教]]中以煉[[金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發展而來。丹鼎派流傳至今的早期理論著作是《[[周易參同契]]》,該派奉為萬古丹經王,對後世煉丹家影響極大。魏晉時,[[葛洪]]進一步發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對其作了理論上的總結。南北朝隋唐,丹鼎派以煉外丹為主要特徵。宋元以後,由[[外丹]]轉向[[內丹]]。[[全真道]]南北宗都屬修煉內丹。丹鼎派從追求長生不死的目的出發,推動了我國古代化學冶煉、氣功養生學的發展。 | + | 丹鼎派又稱金丹道教,是對[[道教]]中以煉[[金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發展而來。丹鼎派流傳至今的早期理論著作是《[[周易參同契]]》,該派奉為萬古丹經王,對後世煉丹家影響極大。魏晉時,[[葛洪]]進一步發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對其作了理論上的總結。南北朝隋唐,丹鼎派以煉外丹為主要特徵。宋元以後,由[[外丹]]轉向[[內丹]]。[[全真道]]南北宗都屬修煉內丹。丹鼎派從追求長生不死的目的出發,推動了我國古代化學冶煉、[[ 氣功]][[ 養生]] 學的發展。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第5行: | 第5行: | ||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3至109頁。 |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3至109頁。 | ||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51至57頁。 |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51至57頁。 | ||
+ | [[Category:道教宗派]] | ||
+ | [[en:The Elixir Cauldron Sect]] |
2009年7月3日 (五) 15:20的最新版本
丹鼎派又稱金丹道教,是對道教中以煉金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發展而來。丹鼎派流傳至今的早期理論著作是《周易參同契》,該派奉為萬古丹經王,對後世煉丹家影響極大。魏晉時,葛洪進一步發展了金丹派神仙道教,對其作了理論上的總結。南北朝隋唐,丹鼎派以煉外丹為主要特徵。宋元以後,由外丹轉向內丹。全真道南北宗都屬修煉內丹。丹鼎派從追求長生不死的目的出發,推動了我國古代化學冶煉、氣功養生學的發展。
參考資料
-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第200頁。
-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3至109頁。
-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51至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