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道教音樂”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页面: {{道教音樂}} 蘇州的道教音樂久負盛名,歷代又不斷地豐富發展,它吸收民間傳統音樂,特別是崑曲、江南民間音樂、江南絲竹、民歌、小調...)
 
第4行: 第4行:
  
 
== 內容與形式 ==
 
== 內容與形式 ==
 據[[蘇州玄妙觀]]老道長介紹,其道樂都有師傳關係,要求嚴格,且大都是從幼年就開始苦習勤練,因此每個人都學會了多種樂器的演奏,並達到較高的水平。清代嘉慶四年(1799年),蘇州道士曹希聖編輯了《鈞天妙樂》、《古韻成規》、《霓裳雅韻》三集道樂曲譜,是蘇州道樂的珍貴資料。蘇州現行道教為正一派(即天師道),正一派道士有文班、武班之分,蘇州道士素以文班著稱,文班又以擅長道教音樂揚名。擅長各種器樂演奏是蘇州道樂的主要特點,如演奏大、小笛曲;慢、中、快鼓段獨奏,以及稱為「梵音」的吹打樂,都表現出蘇州道樂豐富而鮮明的特徵。
+
 據[[蘇州玄妙觀]]老道長介紹,其道樂都有師傳關係,要求嚴格,且大都是從幼年就開始苦習勤練,因此每個人都學會了多種樂器的演奏,並達到較高的水平。清代嘉慶四年(1799年),蘇州道士曹希聖編輯了《[[ 鈞天妙樂]] 》、《古韻成規》、《霓裳雅韻》三集道樂曲譜,是蘇州道樂的珍貴資料。蘇州現行道教為[[ 正一派]] (即天師道),正一派道士有文班、武班之分,蘇州道士素以文班著稱,文班又以擅長道教音樂揚名。擅長各種器樂演奏是蘇州道樂的主要特點,如演奏大、小笛曲;慢、中、快鼓段獨奏,以及稱為「梵音」的吹打樂,都表現出蘇州道樂豐富而鮮明的特徵。
  
 
[[Category:道教音樂]][[Category:各地道教音樂]][[Category:江蘇]]
 
[[Category:道教音樂]][[Category:各地道教音樂]][[Category:江蘇]]

2008年11月10日 (一) 23:39的版本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分类与形式
声乐 器乐 乐器
道教音乐流派
正一道音乐 全真道音乐
道教音乐谱辑
玉音法事
大明御制玄教乐章
全真正韵
各地道教音乐
北京白云观 苏州 龙虎山
武当山 茅山 上海 崂山
三秦 四川 东北 台湾 香港

苏州的道教音乐久负盛名,历代又不断地丰富发展,它吸收民间传统音乐,特别是昆曲、江南民间音乐、江南丝竹、民歌、小调的精华,把道教音乐的经韵乐章与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道乐韵味和民间音乐特色的宗教音乐。

内容与形式

苏州玄妙观老道长介绍,其道乐都有师传关系,要求严格,且大都是从幼年就开始苦习勤练,因此每个人都学会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并达到较高的水平。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苏州道士曹希圣编辑了《钧天妙乐》、《古韵成规》、《霓裳雅韵》三集道乐曲谱,是苏州道乐的珍贵资料。苏州现行道教为正一派(即天师道),正一派道士有文班、武班之分,苏州道士素以文班著称,文班又以擅长道教音乐扬名。擅长各种器乐演奏是苏州道乐的主要特点,如演奏大、小笛曲;慢、中、快鼓段独奏,以及称为“梵音”的吹打乐,都表现出苏州道乐丰富而鲜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