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大醮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普天大醮,道教大醮中規模較大的儀式,壇場要供奉3600醮位(即神位)。北宋王欽若翊聖保德傳》載:翊聖保德真君降世教張守真九種結壇法,根據不同級別分爲上中下三等。其中上三壇爲國家齋醮設立:上壇稱順天興國壇,供奉三千六百星位,爲普天大醮;中壇稱延祚保生壇,供奉二千四百星位,爲周天大醮;下壇稱祈穀福時壇,供奉一千二百星位,爲羅天大醮。北宋真宗時三等九級法壇已經形成,普天大醮頻繁運用於國家的祭祀活動。北宋以後三等九級法壇大行於世,爲後世各派道教奉爲圭臬,在齋醮史上影響甚爲深遠。宋呂元素《道門定制》卷三載:道教三籙齋中的上元金籙齋,由皇帝修奉以祭祀上天,設普天大醮三千六百分位。而中元玉籙齋設周天大醮二千四百分位,下元黃籙齋設羅天大醮一千二百分位。明代朱權撰《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三載「天醮十四壇」,即普天大醮、周天大醮、羅天大醮、太乙醮、九天醮、河圖三十六天醮、玉匱盟真醮、靈寶自然醮、洞淵三昧醮、消災醮、祿馬轉案醮、九幽醮、遷拔醮、報孝追薦醮。道教三壇大醮規模雖有區別,但目的都是爲國家祈福。

參考文獻

  1. 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卷一百三,《道藏》本。
  2. 宋‧呂元素撰:《道門定制》,卷三,《道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