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2,779字节 、 2008年11月13日 (四) 11:19
新页面: {{洞天福地}}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西部,相傳為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處。崆峒山屬六盤山支脈,山勢雄偉險峻,秀麗奇巧。主峰叫...
{{洞天福地}}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西部,相傳為[[黃帝]]問道於[[廣成子]]處。崆峒山屬六盤山支脈,山勢雄偉險峻,秀麗奇巧。主峰叫馬鬃山,海拔2025米。

崆峒山上,廟觀甚多。在峭壁間和峰巔上,聳立著一排排精致奇巧的古建築,上接雲天,下臨深谷,紅樓碧瓦,猶如天宮。相傳秦漢時期,就有道人在此築館修煉。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在崆峒山已十分興盛。唐宋至元代,山上廟觀都有增修和擴建,其間也曾因兵燹和災害,不斷地毀圮。到明朝萬曆年間,皇帝下令按[[武當山]]規制修築宮觀,從此崆峒山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十方叢林]]。當時全山有八台(即東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天台、靈龜台、八仙台)、九宮(即紫霄宮、飛升宮、五龍宮、遇真宮、老營宮、太和宮、王母宮、靜慶宮、詢道宮)、十二院等廟觀四十餘座。據介紹,崆峒山現尚存道教宮觀15處,其中3處住有道士。1990年成立了崆峒山道教協會。

崆峒山最大的廟觀為太和宮,亦稱隍城,現由道教徒管理。主要殿堂有真武殿、玉皇殿、老君殿、三官殿、太白殿、祖師殿、藥王殿等7座,多是明代建築。真武殿的斜坡青石道上有明代鐫刻的蟠龍,形象生動。殿內神龕上供奉著真武大帝鎏金銅像。老君殿內奉太上老君、尹喜真人和徐甲。殿壁上有60平方米的《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為明代作品。

另兩處由道教徒管理的廟宇是子孫宮和三教洞。子孫宮內供奉[[碧霞元君]]、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奶母娘娘等道教女神。三教洞是窯洞式建築,內奉太上老君、釋迦牟尼和孔夫子,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表現。

山洞遍布是崆峒山的一大特色。其中最富傳奇色彩的是玄鶴洞。它位於東台的絕壁之上。相傳洞裡有玄鶴,本是廣成子座前的仙童,因觸犯仙家清規,廣成子一怒之下,將其變為玄鶴打入石洞。東台現建有招鶴堂,堂前有對聯曰:「白雲依稀歸去,玄鶴想象飛來。」

神奇的崆峒山地處西北要衝,山川險要,現為甘肅省東部旅遊勝地,香客遊人,與日俱增。

== 參考資料 ==
#顧軍、朱耀庭:《長生久視的勝境:古代仙山道觀》(瀋陽: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71至73頁。
#王宜峨、郭鑄:《崆峒山紀行》,載《中國道教》1991年第4期,第49至51頁。
#程時雨、王克江:《甘肅道教第一名山:平涼崆峒山》,載《中國道教》1990年第1期,第52至53頁。

[[Category:洞天福地]][[Category:崆峒山]]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