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7,402字节 、 2008年11月13日 (四) 21:35
无编辑摘要
{{齋醮科儀}}
誕即是神道的生日,屆時廟觀中循例設醮慶賀,也常引發該道觀鄰近地區民眾的進香祭賽,久之成為一方民俗,構成了當地道教界和民間共慶的宗教節目。道教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宗教,它的神靈體系實際上早就吸收了朝廷祀典之神及民間俗神,因之和中國民俗本有天然的聯繫。道教神靈的聖誕日期和因之進行的宗教、民俗活動十分頻繁  ==明代《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的記載==據明代《諸神聖誕日玉匣記等集》載〈諸神聖誕節日期〉,每月都有眾多的神道生日,全年這類「令節」達50多個,其中有從佛教吸收來的彌勒、如來佛祖、[[觀音]]、地藏王等少數佛菩薩生日,其餘皆屬道教神靈聖誕日。該書所載諸神聖誕日如下:<br>{| id=toc width="40%" cellpadding="2" cellspacing="0"| width="40%" | 正月初九日| width="60%" | [[玉皇上帝]]聖誕|- | width="40%" | 正月十三日| width="60%" | 劉猛將聖誕|- | width="40%" | 正月十五日| width="60%" | [[上元天官]]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二月初二日| width="60%" | [[土地正神]]聖誕|- | width="40%" | 二月初三日| width="60%" | [[梓潼帝君]]聖誕|- | width="40%" | 二月十五日| width="60%" | [[太上老君]]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三月初三日| width="60%" | [[真武上帝]]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三月十五日| width="60%" | 趙元帥聖誕<br>[[祖天師]]聖誕|- | width="40%" | 三月十八日| width="60%" | [[后土娘娘]]聖誕|- | width="40%" | 三月二十日| width="60%" | 子孫娘娘聖誕|- | width="40%" | 三月二十三日| width="60%" | [[天妃娘娘]]聖誕|- | width="40%" | 三月二十八日| width="60%" | [[東嶽]]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四月十八日| width="60%" | [[紫微大帝]]聖誕<br>頂上娘娘聖誕|- | width="40%" | 四月二十八日| width="60%" | [[藥王]]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五月初五日| width="60%" | 溫元帥聖誕|- | width="40%" | 五月初七日| width="60%" | 朱太尉聖誕|- | width="40%" | 五月十一日| width="60%" | 都城隍聖誕|- | width="40%" | 五月十二日| width="60%" | 炳靈公聖誕|- | width="40%" | 五月十三日| width="60%" | [[關王]]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六月十三日| width="60%" | 井龍王聖誕|- | width="40%" | 六月十九日| width="60%" | [[觀音菩薩]]成佛|- | width="40%" | 六月二十三日| width="60%" | 火神聖誕<br>馬神聖誕|- | width="40%" | 六月二十四日| width="60%" |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25%" rowspan="2" | 七月十五日| width="60%" | [[中元地官]]聖誕|- | width="60%" | 靈濟真君聖誕|- | width="40%" | 七月十八日| width="60%" | [[王母娘娘]]聖誕|- | width="40%" | 七月十九日| width="60%" | 殷太歲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八月初三日| width="60%" | [[灶君]]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九月初三日| width="60%" | 五瘟聖誕|- | width="25%" rowspan="2" | 九月初九日| width="60%" | [[葛仙翁]]聖誕|- | width="60%" | 蒿里聖誕|- | width="25%" rowspan="2" | 九月十七日| width="60%" | 增福財神聖誕|- | width="60%" | 洪恩真君聖誕|- | width="40%" | 九月二十三日| width="60%" | [[薩祖師]]聖誕|- | width="25%" rowspan="2" | 九月二十八日| width="60%" | 馬元帥聖誕|- | width="60%" | 五顯靈官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十月初三日| width="60%" | [[三茅真君]]聖誕|- | width="40%" | 十月十五日| width="60%" | 下元水官聖誕|- | colspan="2" | &nbsp;|- | width="40%" | 十一月十一日| width="60%" | [[太乙救苦天尊]]聖誕|- | width="40%" | 十一月十九日| width="60%" | 日光天子聖誕|- | width="40%" | 十一月二十三日| width="60%" | 張仙聖誕|}<br>這一記載截止於明代,後來實際又有增加,而且有些地區性的神誕也沒能夠都搜集進去。由於時代及地域的差異,這些聖誕日對於民間風俗的影響不一。其中影響面較廣而又歷時較長的,計有老君、玉皇、東嶽大普、土地、灶君、三官、雷神、火神、財神、碧霞元君(上表稱作「頂上娘娘」)、天后(即媽祖,上列稱作「天妃」,係明代時的尊號)、梓潼帝君(即文昌神)、關帝(上表稱作「關王」,係明代萬歷年以前的尊號)。此外尚有諸派的祖師,如呂祖[[呂洞賓]]、丘祖[[丘處機]],淨明派祖師許真君等。 ==神誕日期的來歷==關於諸神的聖誕日期,除少數被尊為神靈的歷史人物可以查考外,多出於傳說。王逵《蠡海集》引清代姚福均《鑄鼎余聞》卷一「諸神生日」云:「神明聖誕各以義起者也。」「玉帝生於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原始要終也。元(玄)帝生於三月三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水之氣天一至三而始盛也。」。這些道教神靈誕生日來源多端,或出造經者言,或來於民間傳說。由於道教界對此循為故例,民間也相沿成俗,奉事惟謹,不敢錯過日期。一些勸善書如《玉歷至寶鈔》等,皆附有諸神聖誕日,在民眾中廣為傳播。 ==神誕的慶典活動==道士認為在聖誕日建醮、誦經,功德倍於常時。民間也以主祀某神道的宮觀廟宇為核心,舉辦打醮、賽會、神道出巡等民俗活動。 諸神聖誕的慶典活動在民間的影響,視其神道的地位高低及與民眾生活的關係而異。有的尊神地位崇高,如老君、玉皇、九皇、關帝、東嶽大帝、呂祖等,其聖誕的民俗活動遍於全國;有的神道與民眾生活關係密切,如城隍、土地、灶君等,其生辰的慶賀活動,也久傳不衰。有的神祀偏於一地,影響地方民俗,如五聖盛於江南,楊泗將軍之祀在長江中下游。然而也有些地方神祀漸盛於全國乃至遠播海外,如原為福建蒲田的媽祖之祀即是顯例。北方碧霞元君,南方天妃媽祖,為香火最盛的兩個道教女神。 ==三元日==諸神聖誕日中,在社會上影響最大的要推三元日。三元日簡稱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日、十月十五下元日,傳為天、地、水三官考校功過的日期,後傳為三官誕辰,遂成為道教的重要節日。三元日實從早期天師道的三會日演變而來,是道教三官信仰的沿襲。《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云::天地水三官九宮九府一百二十曹,三品相承,生死罪福,功過深重,責役考對,年月日無有差錯。其學仙善功,行惡罪報,各隨所屬考官,悉書之焉。三官考校功過,原係於三會日,但除十月十五日下會外,其餘正月七日(一說一日)上會,七月七日中會,皆非望日。南北朝時始定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建三元齋,後傳為天、地、水三官誕辰,三元日與三會日分離,稱天地水三官及府曹之神,「先於三會日考校罪福,至三元日上金闕,以降禍福」<ref>《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七。見《正統道藏》36冊。</ref>意即在考定功罪後,在三元日上天庭報告太上老君,然後依其功過給予賞罰。這裡說的金闕,一般是指太上老君所治。三元日道觀中例要建醮,拜懺修身謝過,並與民間的新正慶賀、祭祖、祭孤、祭厲等風俗結合起來,成為重要的民俗節日
==相關條目==
*[[尊神誕辰]]
*[[迎神出會]]
*[[香期與廟會]]
[[Category:神誕慶典]]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