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添加28字节 、 2013年11月5日 (二) 11:41
无编辑摘要
《周易參同契》,簡稱《參同契》。著名的[[煉丹]]學著作。全書託易象而論煉丹,參同「大易」、「黃老」、「爐火」三家之理而會歸於一,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玄精為丹基等等,從而闡明煉丹的原理和方法,為道教最早的系統論述煉丹的經籍。歷來注家很多,著名者有後蜀 [[ 彭曉 ]] [[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 ]] 》,宋朱熹《 [[ 周易參同契考異 ]] 》(化名空同道士鄒訢),宋 [[ 陳顯微 ]] [[ 周易參同契解 ]] 》,元 [[ 俞琰 ]] [[ 周易參同契發揮 ]] 》等,均收入《正統道藏》太玄部。
該書本來未署作者之名,但其身份和姓名卻已隱言於文中。彭曉、朱熹、俞琰和朱元育等人認為,該書應為魏伯陽所著。王明考證後也斷定,其成書年代約在東漢順帝至桓帝間(126至167年),係東漢後期的作品,現存於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及《鼎器歌》一首,總共六千餘字,多用四字一句和五字一句的韻文寫成,還有少量長短不一的散文體和離騷體。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