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漢語中「靖」字有安定、清靜、謀慮、協調諸義,道教取其「靜」義而將信徒修煉之處稱為「靖」或「靖室」、「靖廬」等。早期天師道的「二十四治」中即有很多靖,並有一套繁瑣的入靖威儀,如《正一威儀經》記「入靖威儀」為「先整頓法服,澡漱祝誦,旋行唱贊,並須如法,不得隨宜」,以及「入靖脫著履屨,皆須面向經像,不得回背出入,舉足隨其左右、順其陰陽」等等。不僅如此,靖在道教中除了作為信徒修煉地方外,還可以作為進行受道、讀經、講經、懺悔等宗教活動的場所,如《正一威儀經》又記「受道威儀」、「啟奏威儀」 、「讀經威儀」、「講經威儀」、「燒香威儀」、「懺悔威儀」等多在靖內進行。南朝梁代陶弘景周氏冥通記》卷一則載:「勿令小兒輩逼壇靖,靖中有真經。」《雲笈七籤》卷五載:「乃於洞西北嶺上結靖室以居,研味玄秘。」卷四十五又載:「若師在遠處,入靖室,面向師所在方,至心再拜。」清代黃生《義府‧冥通記》言:「靖即靜。壇與靜,皆道家奉經修事之處。」

參考文獻

  •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年)。
  • 《正一威儀經》,見《道藏》,第18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