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羽客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金門羽客,道官名稱。¬「金門」是¬「金馬門」之簡稱,也稱「金馬」、「金閨」,本是漢武帝時的宦官官署。漢代以「察舉」徵辟選官,被徵召之人先待於公車,經考察後優異者才能待召金馬門;於是,「金馬門」就成了後世顯要官署之別稱。「羽客」也稱羽人、羽士、羽流,乃是道士的別稱。南唐道士譚紫霄於南唐保大年間(943—957年)受召於南唐嗣主李璟,曾得賜號「金門羽客」。北宋道士林靈素深得自稱「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寵信,先後被封賜、加號為「金門羽客」、「通真達靈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沖和殿侍宸」等。據《宋史》記載:宋徽宗政和元年(1118年)十月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其中有諸殿侍晨、校籍、授經等,相當於朝廷的待制、修撰、直閣等官吏。道官中職位最高者為「金門羽客」,可以身帶金牌,出入禁闈。後來,此詞又多用來比喻有成就或受皇帝恩寵的道士。

參考文獻

  1. 唐代劍:《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
  2. 李志鴻:〈撫州華蓋山天心正法考〉,北京:《中國道教》,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