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口訣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胎息口訣,道教修煉經典,收入《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又名《新舊服氣經》,題延陵先生編、桑榆子評,約成書於唐宋間,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此外,《雲笈七籤》卷五十也收錄有此《胎息口訣》。《胎息口訣》指出,人在胎中時,就是以臍呼吸,所以「臍為命門」,為胎息之根源。並敘述了胎息的方法,具體為:胎息前須先入靜室,「滌慮清閒,虛心實腹」,「左右徐徐搖身」,「徐徐放著實」,鳴天鼓、漱華池,存想頭戴朱雀、腳履玄武、左肩青龍、右肩白虎,再存想明堂、洞房、丹田宮及宮中神人;之後,存想五臟,想像五臟中的氣與三丹田中的素雲合為一氣,從頭中出成為九色光,騰空而上,這時要口鼻閉氣、心存氣海、以臍呼吸,如果氣太急就以「鼻中細細放通息」,等到氣平和,再用以上方式,如果身體感到熱悶,就用心存想氣「遍從身出」,這種方法叫「滿息」,久久體會,就可以「入玄寂中」。該經還指出,人在入睡時要「側臥拳局」,醒了要馬上「展兩腳及兩手」,令陽氣可以通遍全身。其以為如果按照這種方法修行,就可以不用口鼻呼吸而只以臍通氣,從而最終可以練就胎息。

參考文獻

  1. 《延陵先生集新舊服氣經》,見《道藏》,第18冊。
  2.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