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皇」字本義為「始王天下者」,引申而有「天」和「大」之義,之後天上或地下之大神亦可稱為「皇」,如道教的「玉皇大帝」以及「三十六土皇」等。《詩》〈大雅〉〈文王〉載:「思皇多士,生此王國。」毛《傳》稱:皇即天。漢代應劭《風俗通義》〈皇霸〉〈三皇〉載:「皇即天,天不言,四時運行,百物生長。」由此可見「皇天”之神實有人格意志。《楚辭》〈遠遊〉又載:「鳳皇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今人姜亮夫校注曰:西皇為西方天神。由此可見作為「皇」之天神實有多位。漢代緯書中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之說,後來道教經典又將三皇分為初、中、後三組,以為初三皇具有人形、中三皇則為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乃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亦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則為牛首人身(即神農)。

參考文獻

  1.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02)。
  2. 《雲笈七籤》,卷二十二,〈天地部〉,見《道藏》,第22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