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與拜神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中國人對於神明的態度是兩重的。一方面是對之敬畏,平時不敢沖撞他們。一方面又有很強的功利色彩,求神是為了請神保佑。所以人神之間有許多富有人情味的交往。中國民眾對神靈的崇拜形式體現著這一特點。比較常見的有:

燒香

在香港台灣地區常稱為拜拜。是最一般的敬神方式。點起香燭,向神拜上幾拜,更加虔誠的,則跪下叩頭幾響。同時心中默默祝禱。

燒香是從古代的祭禮中繼承下來的。古代中國人在祭祀上帝和祖先時,往往要將祭品或者單單是某些植物放火焚燒,使之產生濃煙,認為即可以其香煙通達神明。這一類做法,後來逐步演變,並且民間化後,便是向神燒香以示敬重。不過,後世的香,已經作了改進,出現了比較精致專作為敬神之用的香,其中包括某幾種從印度、伊朗等地傳入的香。現在比較常見的有線香、盤香等。

香在道教儀式中也普遍使用。目前知道道士用香的記載,是《三國志.吳書》中提到道士于吉在江東教人燒香讀道書。南北朝時的道館中例要設香爐,可見用香極為普遍。但道教的用香有比較嚴格的規定,如上香時的程式有明確規定,而且,對於香的宗教功能也有自己的解釋。一般民間的燒香就沒有那麼嚴格的規範,只以表示虔誠為主。民間的燒香,往往是同時奉上某些供品,稱為上供。供品有素果乃至於豬頭、全雞之類。其實,用豬頭等做供品,在道教中是不允許的,只是民間沿用既久,便也就聽其自然了。

民間的燒香,有許多習俗,其中一個是所謂燒頭香。頭香就是第一爐香,尤其是新年的第一爐香。老百姓認為頭香功德最大,可以獲福最多,所以常常爭燒第一爐香。燒頭香的時間雖說在凌晨,但信徒在午夜以前就已等待。如果是新年(農曆正月初一)燒頭香,一般除夕午夜之前香客已早早等候。除了燒頭香,某些地方的民眾還有燒十廟香的習俗。就是在初一早晨,提著香籃,連續燒滿周圍十座廟。其用意與燒頭香差不多。

民間燒香習俗中另一個比較特殊的做法,是燒拜香。所謂燒拜香,是指向著某一宮觀神廟一步或幾步一拜的方式。比如湖南衡陽一帶有上南嶽燒拜香的習俗,一般是其人攜一張小凳子,上設香案,幾步一拜,漸次上山。燒拜香費時費力自然也費財,所以並不經常進行,常是遇到重大的疑難,如父母生了重病之類,才會進行。

還願

也稱為「應典」、「應點」、「踐諾」,意思是求神保佑,往往許下各種諾言,稱為許願。所許的常為當時人所公認的善行,或認為可以討神歡心的事,如「重塑金身」、「重禮祭祀」、「唱戲」、「吃素」、「放生」、「送經」等。日後所求之事得到滿足,便意味著神已施以佑護,遂焚香再告神,並實踐原許下的諾言,以為答謝,稱為酬神,民間更多則稱還願。比較常見的還願形式是進廟燒香,並上果品、素供等。由於民間對佛道二教的某些宗教規定乃至於禁忌不甚了然,有時也會以雞、豬蹄、豬頭等為供品。比如舊時上海市道教宮觀之一的保安司徒廟(俗稱紅廟)中供有觀音,當時士女有以豬蹄還願的,雖然不合宗教儀範,但由於係民間的行為。一般也不以為怪。只是道門中正宗的做法,仍以香燭素供為要。比較隆重的還願活動,也常採取報賽的方式。

報賽

民間對神明的還願、祝壽等活動中,常常採取報賽或稱賽神的方式,在一定地域民眾集體的酬神活動則形成大規模的賽會。賽神或者說報賽,指用鼓樂、歌舞等形狀來娛樂神靈,它們常與酬謝神靈的活動相聯繫,故又稱報賽、賽願、酬神、還願。這一風俗由來甚古。古代民間常用女巫歌舞事神,以後相沿,無論是佛教、道教的佛菩薩、神仙,還是一般民間信仰的神廟,在祭祀中都常用歌舞娛樂一類形式。道教以及相應的宮觀廟宇在民間的很大的影響,民間報賽的活動不少與道教有關。按其組織方式而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家一姓或者個人為祈求、還願舉行的報賽活動,規模較小,舉行沒有定時;一種是某一地方有為首者出面組織,民眾集資,大多有固定的日期,在神誕日、廟會中舉行,規模較大,稱為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