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經音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洞經音樂,流行於中國雲南省漢族、白族、納西族的一種民間音樂,原為道教禮儀音樂,因其內容為頌唱《文昌大洞仙經》的經文而得名。這一音樂的產生無史籍記載,但它應與所宣講頌唱之《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的產生、流傳、演變,以及「賧經」有著密切關係。「賧經」是對整個宗教禮儀活動的泛稱,亦稱為「做會」。「賧經」活動一般在供奉神靈的廟宇或寺觀中舉行,會期一般為三天或五天,內容以演唱的經文不同而有別。洞經音樂包括了吹、拉、彈、打、唱等多種音樂表現手段,其中又主要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部分。聲樂部分稱為「經腔」,亦稱「經曲」。其唱詞是經文中的韻文部分和詩詞相近,有四言句、五言句、七音句等幾種結構形式。經文中的第一部分屬散文形式,是宣講讀念的部分。從經文的結構形式和其表演形式來看,它和唐代的「變文」及始於宋元間的「寶卷」(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講」發展而成的一種民間講唱形式)相類似。演唱「經腔」時有兩種樂隊伴奏形式:一種是用絲竹樂隊伴奏,一種是用吹打樂隊伴奏,後者多用於開經或收經之時。洞經音樂的器樂部分稱為「曲牌」。曲牌主要用於各種禮儀活動時的配樂,如開壇、收經、祭神、敬獻供品、念誦玄文浩表等,也作經腔的間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