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主要作者為戰國時期的屈原。因其代表作是《離騷》,後人因此又稱其體裁爲「騷體」。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輯錄成集,名爲《楚辭》。《楚辭》的篇目主要包括: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招魂〉,楚人宋玉〈九辯〉,景差〈大招〉,西漢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劉向〈九歎〉等。所收作品以屈原爲主,其餘各篇也都是繼承屈賦形式。《楚辭》最著名的作品是〈離騷〉,這首近二千五百字的長詩,傾訴對楚國命運的關切,對王室昏庸、權貴誤國的憤懣,表述了內心決意抗爭的高潔情操。〈天問〉對有關自然現象、社會歷史、神話傳說等許多傳統觀念提出大膽質疑,充滿了對真理的探索精神。〈九歌〉吸收民間祭祀樂歌的素材,詩中塑造了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等神靈形象。《楚辭》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南宋朱熹《楚辭集注》,是歷史上較好的注本。

參考文獻

  1. 聶石樵注:《楚辭新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