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風而行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御風而行,此語出於《莊子》,用以描述趨於「逍遙」之境。《莊子‧逍遙遊》說:「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像列子般御風而行、趨於逍遙,乃是道家人生理想之最高境界,也是道教神仙思想追求的終極目標。《莊子》將列子描寫成一個能「御風而行」的神仙,使其成爲了後世道教神仙飛升成仙、逍遙遊於天界的典型形象。「御風而行」可令人與大自然結爲一體,成爲大自然的一部分,只覺得體光透明,心神凝聚,體型消失,骨肉融化,不知不覺隨風漂浮,也分不清是風乘我,還是我乘風。然古仙人御風而飛行,凡俗之人可望而不可及。《莊子》論「無所待」而遊於無窮,乃是〈逍遙遊〉之綱要。莊子在唐玄宗時曾被追號「南華真人」,所撰著的《莊子》一書也被尊爲《南華真經》,到宋真宗時又名《沖虛至德真經》。

參考文獻

  1. 《南華真經》,《道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