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宮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娘娘宮,供奉護海女神媽祖的宮觀,也叫天后宮,中國沿海地區多有之。其中,天津地區的娘娘宮與福建湄州祖廟和臺灣北港朝天宮並列為中國三大天后宮。天津的娘娘宮原名天妃宮、小直沽天妃宮、西廟等,坐落在天津舊城區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現在的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是由清代通過大運河向北京運送糧食的槽運船工建造的,始建於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1403年)重建,明清兩代多次重修。天后宮坐西朝東,面向海河,從東向西,建築群體依次為戲樓、幡杆、山門、牌坊、前殿、大殿、藏經閣、啟聖祠、鐘鼓樓、配殿和張仙閣等。其中大殿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築,平面呈倒凸字形。宮內供奉著傳說中的海神媽祖,即天后娘娘。天后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海女神,傳說她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幼時即精通醫理、能預知天氣、又熟諳水性並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被奉為海上漁民的保護神,並修廟供奉。地方官吏和朝廷也多次對其加以褒奏晉封,宋代封為順濟夫人,元代封為天妃。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為天后。除了農曆初一、十五,人們對其燒香叩拜外,每年在天后誕辰日(陰曆三月二十三日)當地都要舉辦盛大的娘娘廟會(也稱皇會),舉行高蹺、法鼓、重閣等活動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