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道藏綜合索引
書  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
編  著:
卷  數:四經同卷
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 傷字號
涵芬樓本第341冊
新文豐本第19冊
三家本第11冊
道藏提要:編號615
中華道藏:三洞真經三洞經教
第6冊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簡稱《清靜經》或《常清靜經》。撰人不詳。約成書於唐代。南宋《秘目》及《通志》〈藝文略〉著錄作一卷。今本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經文不足四百字,《清靜經》分上下兩章,上章言好清靜則得道,下章說務貪求而沉苦海。內稱:「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麗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大旨以清靜為本。勸人澄心遣欲,空無常寂,乃至寂無所寂,則體合於道。遣欲的辦法,是內觀於心,見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所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心、形、物三者既無,那就到了能觀空,且悟到空無其空的境界。進一步悟到「無其空」的「無」也一併遣盡,那才達到湛然常寂的境界,欲便不生;欲既不生,便是真靜。真靜應物,便能真常得性,常應常靜,便達到常清靜的境界,從此漸入真道,以至於得道。下章分析眾人之所以不得真道,因為有妄心(不合大道和人之本性的虛妄之心),所以由之驚其神,著於物,因之生出貪求,有了貪求,便生煩惱,以至流浪於生死輪迴之中。只有悟得真道,才能得道,臻於常清靜之境。其說出自隋唐道教重玄哲學。此經對後世道教影響甚大,唐末杜光庭、南宋白玉蟾、金元全真道道士侯善淵李道純王道淵等人皆為之作注。《清靜經》教人遣欲入靜,全真道以誦習此經為道士日常必修功課。

全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以空,[1]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靜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2]

註本

註釋

  1. 杜光庭註本作「觀空亦空」。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收入《道藏》,第17冊,頁186a。本條目引用《道藏》原文採用1988年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三十六冊影印本。
  2.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收入《道藏》,第11冊,頁344a-c。

參考資料

  1.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334-335頁。
  2.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抄經》,載於《道藏》第1冊第344頁。
  3.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註》,載於《道藏》第17冊第141至145頁(李道純註)、第143至164頁(無名氏註)、第166頁(王元暉註)、第175頁(侯善淵註)及第182頁(杜光庭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