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上一编辑
下一编辑→
德
(查看源代码)
2019年6月27日 (四) 00:39的版本
添加1,819字节
、
2019年6月27日 (四) 00:39
无编辑摘要
{{道教信仰}}
'''
德
''',是道教乃至整個古代中國文化的重要概念,也
是
道教經典和其他中國古籍經常使用的字詞。從世俗或儒家的角度來講,「德」字多用指倫理道德、行為品德以及
與
此有關的一切,如和、善、仁、愛等。
道
相輔相
家則多從天地生
成
、萬物化育
的
概念
角度來使用「德」字,如《[[道德經]]》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
」《[[莊子]]》〈天地〉則言:「故通於天者,道也;順於地者,
德
也。」也
就是
說,「德」乃是「
道
在每一事
」生成宇宙、化育萬
物
的輔助者,其地位頗高、作用很大,如《易‧幹》又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姚配
中
注曰:「化育萬物謂之德,照臨四方謂之明。」秦漢時期又有所謂「五德終始」說,認為五行之「德」乃是不可抗拒
的
體現
規律或勢力,可以主宰天道和人事的一切變化。道教對於「德」字的使用
,
主要
是
表現
繼承先秦及秦漢時期道家的說法,同時也部分承認世俗儒家的說法,並且對「德」字的含義有所發展,以為得道成仙、長生久視以及祈禳拔度、濟世利民等皆是「德」,如《[[道德真經廣聖義]]》卷五謂「德有三義」,一為「得於道果」,二為「成濟眾生」,三為「德不失也」。至
於
存在
道教徒關
於
「德」的
具體
事
論述,更是多不勝舉,如[[孟安排]]《[[道教義樞]]》〈道德義〉言:「道德一體,而其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吳筠]]《[[玄綱論]]》則言:「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萬
物
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則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參考文獻==
#胡孚琛主編:《
中
的
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道德真經廣聖義》,見《
道
藏》第14冊
。
[[Category:道教信仰]]
[[en:Virtue]]
Chishing.lee
4,219
个编辑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简体
简体
繁體
视图
阅读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可打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