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更改

添加89字节 、 2009年6月19日 (五) 09:39
无编辑摘要
== 概說 =={{道教音樂}} 
道教在香港的傳佈,歷史較短,1930年代初,以[[蓬瀛仙館]]為代表的有組織性的[[全真派]]道教宮觀在香港陸續設立,自此,道教逐步開始以宮觀為基礎在全香港境內向社會傳佈。
從音樂形式上看,香港道教音樂可分為經韻和器樂兩類。經韻音樂是香港道教音樂的主體部份,它依附於經文內容貫穿於各類科儀之始終。經韻由道觀內專職道士(習稱「經生」)唱誦。器樂音樂在香港道教音樂中有其獨特的一面,將樂器加入到經韻唱誦之中的跟腔伴奏,是器樂音樂的主要部份。另外,在道眾舉行儀式於登壇以前的鼓、鈸敲擊;儀式進行過程中每遇道眾只有法術動作而無經韻唱誦的空檔期間,用笛或嗩吶等樂器演奏的曲牌等,也是器樂音樂的重要內容。擔任器樂演奏的樂師,習稱為「醮師」,是職業性藝人,非道觀內的道士。
[[Category:道教音樂]] [[Category:各地道教音樂]][[Category:香港]][[en:Daoist Music in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