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山派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閭山派是道教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台灣等地流行的一個重要流派,因以「閭山」為其大本營而得名。相傳閭山在閩江之底,凡人不能目見,唯有修行到了高級階段才能進入江中洞府。這種說法儘管顯得神秘,但卻反映了道家主陰、崇水觀念在該道派中的沿襲與發展。

閭山法約於唐宋間形成於福建、江西等地。該教派奉祀閭山九郎、蒙山七郎、趙侯三郎、張趙二郎等為法神,並吸收道教靈寶派咒語科儀,成為南方最重要的教派之一。

閭山派與淨明忠孝道具有共同的神仙信仰淵源。這兩個道派都尊奉晉代著名道士許遜為祖師;同時,它們也都以殺蛇斬蛟故事相標榜。所不同的是淨明忠孝道後來比較重視倫理道德的建樹,而閭山派則朝著科儀法術的方向發展。

福建是閭山派發展的中心,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唐代以來福州民間女神陳靖姑信仰的擴大及影響。該道派利用陳靖姑救產扶嬰、驅妖除煞的傳說,以宣揚法術度人的威力,從而形成了以奉祀許真君為教主,以陳靖姑(並有林、李二夫人)為法主的閭山大奶夫人派,各地民間俗稱「三奶派」、「夫人教」或「王姥教」,此為閭山派的主流。嗣後,閭山派擴展到浙南、贛南、粵東北甚至湘西等地區。明清以後,隨移民而傳到台灣地區及東南亞許多國家。絕大部分法事是趨煞收妖、除邪納福;道師身穿神裙、頭戴神額紅巾,故人稱之「紅頭師」。約於宋代,閭山派受佛教瑜伽派的影響,部分地區道壇吸收瑜伽法(或稱靈山法),形成了「靈山法」與「閭山法」並存於道壇科儀之現象,民間稱之為「法主公教」。其教派在奉祀許真君的同時,突出了宋代永福巫法僧張聖君的地位,稱之為「張法主公」,其教法與「三奶派」只做驅凶納吉的紅事科法之最大的差別是兼做紅白法事儀式。道師在喪事功德道場中穿海青衣、戴青巾,故有「烏頭師」之稱。

閭山派的道師職位,一是根據道壇世襲師承,一是根據傳度(考法)儀式之傳度師確定。經特定「考法」的授職儀式之後方能主持社區道壇的重大醮儀活動。閩西地區(客家地區)之高功還有「進郎位」之舉,經道門高功或官府、道會司舉行儀式測試認可後,方能進「郎位」而稱「郎」。閭山派道壇為世襲傳承制度,在無子嗣情況下方可傳婿、傳外甥。但其壇號數代相沿不變,道派師承有著深厚的傳統。

閭山派科儀範圍很廣,除比較統一的正月十五日前的陳靖姑神誕慶醮及部分地區七月二十三日的張聖君神誕慶典外,其道壇儀式主要分幡科、齋科、法科三大類。幡科是社區祠廟中舉行的公眾性的祈禳儀式,齋科是以家庭度亡及佛寺慶典、開光或普渡等方面為主要內容的儀式;法科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出煞驅邪、禳災納吉的法事儀式。閭山派道壇主要法器有龍角、師鈴、鈴刀、麻蛇、寶劍、朝板、馬鞭、雷牌、戒尺、天篷尺、法器、神圖、手爐、水盂等,「法主公教」的道壇多有木魚、磐等法器。

目前,隨著政府對宗教政策的落實,部分縣市成立道教協會,閭山派道師多數加入該協會,相當一部分閭山派道壇在民間社會活動中得到正常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