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

9789629967901.jpg

作者:黎志添 主編
系列: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道教研究學術論叢
出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年。
書號:9789629967901
 

《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黎志添所編,由中文大學出版社於2016年出版。本書是在2011年的「宋代道教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基礎上集結而成,是次會議為道教研究歷史上首次以宋代道教為專題的研討會,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日本、法國和美國等13位學者,以儀式文本、圖像學、物質文化、墓葬、符籙的考古發現、內丹、宮觀管理和民間信仰等角度為切入點,深入探討宋代道教的方方面面。這些橫跨物質文化、藝術、考古、文本研究、田野調查、歷史研究等領域的豐富圖景,共同構成一部開放多元、富有活力的宋代道教史。

內容簡介

現存的明代《正統道藏》中保存了約1,500種不同的文本,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宋元時期產生的。宋代是一個被歷史學家所認可的具有轉折意義的時代,無論是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提出的「唐宋變革」,還是西方學者郝若貝(R. Hartwell)所強調的「小國家、大地方」的格局,宋史研究一直是中國史研究中的重鎮,並且仍在不斷開拓著新的視角,發掘新的材料。

身處這一變革時期的道教也在發生變化,著名道教學者司馬虛(M. Strickmann)稱宋代為道教的「復興時代」。宋代帝王支持宮觀營建,制訂國家齋醮儀式規範,組織搜訪修訂道經;而自詡為「道君皇帝」宋徽宗(1082年-1135年)所倡導的「神霄運動」更是將宋帝崇道推向了頂峰。

同一時間,興起於各地的「儀式運動」亦重塑了唐代的道教系統,吸納更多的儀式和地方神祇,與地方社會的民眾生活變得更為密切;而遊走於地方社會的法師則利用各種道教法術,為民眾提供驅邪考召治病的宗教服務。

此外,於宋代湧現的大量法派,如童初大法、天心正法、靈寶大法、玉堂大法、神霄法和清微法等,因著它們儀式和法術的文本化,使得十二、十三世紀成為了道教儀禮傳統創作的高峰時期。作為傳統權威的龍虎山張天師 (34年—156年)一系,在與各種法術傳統互動的過程中,更是逐漸成為了新信仰和新儀式運動所一致認可的權威中心。與宋代道教的蓬勃發展相比,宋代道教的研究卻並不相稱。故而學術界召開了以宋代道教作為研究中心的研討會,並把成果集結成書。全書共收錄了九篇論文,當中的內容涉及了道教圖像文化、道教考古、道教法派和儀式、道教與民間信仰、道教內丹及道教宮觀等重要的研究領域。

內文方面,第一章廣泛採取了宋元科儀書中對儀式用具,包括節、旛、幢、旌、鏡、書刀等和文書的描寫及圖像,並對其源流加以考證,試圖還原出一個真實的宋代道壇。第二章則為考古材料和道經資料的結合,以顯示「生天寶籙」十餘種的表現形態。其後的第三章整理了位於山西中部和北部的1567至1275年間的金代、蒙古時期和元初的六座道士墓材料,並將之與同時期南北方地區的道士墓和俗人墓作比較。由李麗涼所撰的第四章則試圖通過道教文獻及宋人筆記,從另一個角度審視神霄運動,以補充史書中的記載。在第五章中,黎志添利用多部唐宋黃籙齋儀式經典,仔細梳理了承自五代杜光庭,延續至南宋的黃籙齋的儀式結構及特點。第六章展示了宋代鍊度儀式文獻中所記載的儀式基本程序並重點研究其中的符命,以試圖揭示其與中古道教之間的鏈接。接繼的第七章則從宏觀的角度,展示了以祠廟信仰、喪葬儀禮、道教咒術為焦點的宋代道教與民間信仰的動向。進入第八章,文章展示了宋代道教「內在化」的特點並描述了唐代前的諸道術向內丹發展的過程,後以元末以降的發展作為結語。全書的最後一章為酒井規史博士所寫,主要針對宋代道觀經營的方式作出考究。

目錄

  • 引言(黎志添)
  • 第一章:黃士珊(美國萊斯大學)〈道教物質文化初探:從《道藏》所藏圖像談宋代道教儀式用品
  • 第二章:張勛燎(四川大學)〈四川、重慶發現的明清「太上生天寶籙」遺跡考〉
  • 第三章:白彬(四川大學)〈山西地區金元道士墓研究〉
  • 第四章:李麗涼(台灣真理大學)〈北宋神霄運動的內涵:神學、經典與儀式面向的考察〉
  • 第五章:黎志添(香港中文大學)〈南宋黃籙齋研究:以金允中「靈寶大法」為例〉
  • 第六章:祝逸雯(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聚炁回靈,九轉生神:蔣叔輿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中的鍊度儀〉
  • 第七章:松本浩一(日本筑波大學)〈宋代的道教與民間信仰:以祠廟信仰、喪葬儀禮、道教咒術為主〉
  • 第八章:橫手裕(日本東京大學)〈宋元道教的內丹養生法〉
  • 第九章:酒井規史(日本早稻田大學)〈宋元時期甲乙住持之道觀:以洞霄宮為中心〉
  • 參考書目
  •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