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玄武,中国古代宗教中的星神,后亦为道教崇奉。本为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总名,战国典籍已有记载。《楚辞》〈远游〉有“召玄武而奔属”之句,洪兴祖《楚辞补注》卷五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礼记》〈曲礼〉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注曰:“行,军旅之出也。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淮南子》〈天文〉将此四方神与四天帝相配,称玄武为颛顼之僚佐。纬书《河图》则视玄武为黑帝之精,称:“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又载:北方黑帝,体为玄武,其人夹面兑头,深目厚耳。尽管玄武作为神的地位在汉代以前有所提高,但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仍视玄武之形象为龟蛇,并视其为四方护卫神之一,如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称:老君李聃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玄武信仰之兴盛和玄武神格地位之提高始于宋代,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加其号曰“真武灵应真君”;此后,玄武与翊圣真君天蓬元帅天猷元帅合称“北极四圣”。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为避圣祖(即赵玄朗)讳,改玄武为真武。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诏加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

参考文献

  1. 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