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神經”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洞神經''',對於道教洞神類經文的總稱,用指符籙性質的圖文。據唐代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卷上載:洞...”)
 
 
第1行: 第1行:
'''洞神經''',對於道教洞神類經文的總稱,用指符籙性質的圖文。據唐代[[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卷上載:洞神經即《[[三皇文]]》、《洞仙三皇》、《三皇內文》等,而《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雲笈七籤》亦引天尊言:「吾以赤明之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在太清境,說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 之所以稱「小乘」,蓋因「三洞」學說乃「從仙達聖、品級轉遷之理」,故修學之人籍此類經典而可始入仙階、登無累境。這類經典在魏晉時期曾多為抱朴子[[葛洪]]所得,據《[[抱樸子]]內篇》〈遐覽〉記載,《三皇經》的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也可用於存思修煉等。
+
'''洞神經''',對於道教洞神類經文的總稱,用指符籙性質的圖文。據唐代[[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卷上載:洞神經即《[[三皇文]]》、《洞仙三皇》、《三皇內文》等,而《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 雲笈七籤]] 》亦引天尊言:「吾以赤明之年,號[[ 梵形天尊]] ,亦名[[ 神寶君]] ,化在太清境,說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 之所以稱「小乘」,蓋因「三洞」學說乃「從仙達聖、品級轉遷之理」,故修學之人籍此類經典而可始入仙階、登無累境。這類經典在魏晉時期曾多為抱朴子[[葛洪]]所得,據《[[抱樸子]]內篇》〈遐覽〉記載,《三皇經》的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也可用於存思修煉等。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葛洪:《抱樸子內篇》〈遐覽〉,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葛洪:《抱樸子內篇》〈遐覽〉,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2015年12月23日 (三) 10:45的最新版本

洞神經,對於道教洞神類經文的總稱,用指符籙性質的圖文。據唐代張萬福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卷上載:洞神經即《三皇文》、《洞仙三皇》、《三皇內文》等,而《三皇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雲笈七籤》亦引天尊言:「吾以赤明之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在太清境,說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 之所以稱「小乘」,蓋因「三洞」學說乃「從仙達聖、品級轉遷之理」,故修學之人籍此類經典而可始入仙階、登無累境。這類經典在魏晉時期曾多為抱朴子葛洪所得,據《抱樸子內篇》〈遐覽〉記載,《三皇經》的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也可用於存思修煉等。

參考文獻

  1. 中國道教協會、蘇州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4)。
  2. 葛洪:《抱樸子內篇》〈遐覽〉,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