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寶山道觀

出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巍寶山,又名巍山,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據山志記載,東漢張陵創立的五斗米道曾傳入該地區。山中至今還流傳著許多關於張天師的故事。三國時期,孟獲之兄孟優得異人授以仙書,居巍寶山中,以方術濟人。據當地傳說,太上老君曾在巍寶山點化南詔始祖細奴羅,故唐代南詔王族的後裔們便在山上修建老君殿。據明代謝肇浙《滇略》卷六記載,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曾到巍寶山傳教。民間又傳說呂洞賓亦曾雲遊至巍寶山,並在山中傳教。明末清初,很多道士進入巍寶山隱居修煉,收徒傳教,並在原有的巡山殿、文昌宮、山神廟、龍王廟等殿宇的基礎上,又新建了青霞觀、玉皇閣、三官殿、三師殿、三皇殿、魁星閣、斗姥閣、無極宮、碧雲宮、雲鶴宮、道源宮、財神殿等20多座殿堂。清代巍寶山道教發展到鼎盛時期,道觀香火最旺,先後在此山出家修煉的道士多達數百人,成為道教叢林。民國期間,前往巍寶山出家清修的道士亦為數不少。1949年以後,當地政府又撥款對巍寶山的道教宮觀進行了保護和維修。現存道教宮觀殿宇佈局嚴謹,格式齊全,金碧輝煌,氣勢壯觀。其建築造型具有顯明的少數民族古建築特色和地方特點。

巍寶山現存的殿宇佈局嚴謹,格式整齊,重簷高閣,在造型上明顯具有少數民族古建築特色和地方特點。宮觀殿堂內的壁畫,內容豐富多彩,形象逼真傳神。

巡山殿是巍寶山的主殿,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封南詔始祖細奴羅為巡山王而得名。當地的彝族同胞每年都要到巡山殿舉行兩次祭祖活動。

從清朝康熙年間起,當地群眾興起了朝拜巍寶山的廟會,時間為半個月,從每年農曆二月一日起,至十五日止。民國時期日趨衰落。近年來,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和旅遊事業的發展,巍寶山廟會又興起來了。同時,巍寶山傳統的洞經音樂會和彝族歌會也恢復起來了。

參考資料

  1. 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1994年),第1007頁,「巍寶山」條。
  2. 薛琳撰:《西南道教名山──巍寶山》,載《中國道教》1989年第2期第54-56頁。
  3.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修訂本),第四卷「雲南大理巍山道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4─329頁。
  4.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縣志編委會辦公室編:《巍寶山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5.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東方出版社(上海),1965年版,第224─2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