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太清宫

来自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太清宫亦称下宫,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湾畔。据《太清宫志》载,此宫原名三官庙。《志》中说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江西瑞州府人张廉夫入崂山修道,筑一茅庵,供奉三官大帝,故称三官庙。又说建元三年(前138年)张廉夫的弟子将该庙改为太清宫。这都是传说,并无信史可查。

大约到了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河南道士李哲玄东游至此,扩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故而又改称“三皇庵”。五代时期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著名道士刘若拙自蜀地来此,自修一庵,供奉老子像。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敕封刘若拙为华盖真人,拨款修建太清宫。金代,全真道进入崂山,丘处机曾两次来此讲经布道,留下诗文碑刻多处。其师兄刘处玄则常驻太清宫,许多道士皆入其门下,后来形成了尊刘为祖师的“随山派”,崂山也就成了全真道的祖庭之一。元末明初,著名道士张三丰自青州云门山来崂山修道,留有张仙塔、邋遢石等遗迹。太清宫在明万历(1573─1619年)年间倾圮,憨山(德清)和尚于宫前建海印寺,寺旋毁,后复建此宫,并有扩大。如今的太清宫,由三大殿、四配殿、长老院及客房等建筑组成,共分十几座院落。三大殿即三官殿、三清殿和三皇殿,四配殿即供奉东华帝君的东华殿、西王母殿、供奉吕洞宾的救苦殿和供奉扶教真人耿义兰的耿真人祠。

三清殿后的岩石上刻有丘处机所写诗十首,三皇殿内东西两壁上嵌有成吉思汗赐丘处机的护教《圣旨》和金虎牌文刻石各一块。宫内还有汉柏、唐槐、宋代银杏等古树奇木。

崂山太清宫于1982年被定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

全国各地以太清宫命名的宫观甚多,如河南鹿邑太清宫、沈阳太清宫等都是著名宫观。

参考资料

  1.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664─1665页。
  2. 中国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811页。